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区县速递 > 高新区 > 正文

福州高新区院士之乡扩大“朋友圈” 聚起发展人气

2023-03-06 17:31:30 作者: 来源:高新福州  责任编辑:林学武   我来说两句

3000多公斤蔬菜丰收分发给“我是五都东稻主”认领良田活动的认领单位,草莓采摘火热,每周末接待游客上千人次,500亩桑葚园下月即将迎采收……今年以来,高新区南屿镇五都村的“乡村振兴日程表”格外充实。

“五都村是田园水乡,耕读文化延续已久,村里走出了庄巧生、庄文颖父女双院士。”南屿镇副镇长吴垚熹介绍,立足双院士文化品牌,五都村以拓展生态旅游业为着力点,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拓宽“朋友圈”,引入优质振兴项目,带动乡村人气不断走高。

院士之乡扩大“朋友圈”,福州高新区这里聚起发展人气

▲林权(左)与付晓雄(右)在万丰农业生态园察看草莓长势。福州日报林榕昇/摄

“东稻主”纷至抛荒地变希望田

上个月,五都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收获3000多公斤蔬菜,这些蔬菜均采自“我是五都东稻主”活动的良田里。

去年8月,五都村“双院士文化馆”揭牌。同期,五都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盘活抛荒地,开启“我是五都东稻主”良田认领活动。当天,庄文颖院士被授予“荣誉东稻主”勋章,首批9亩良田分别被9家单位签约认领,迎来了各自的“东稻主”,每亩年租金1万元。

院士之乡扩大“朋友圈”,福州高新区这里聚起发展人气

▲2022年福州高新区南屿镇双院士文化馆揭牌仪式上,代表们播种希望的麦穗

良田要引人耕,还需要服务到位。合作社请来科技特派员,组建科技服务队、农机农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全方位技术服务,还定期在微信群为认领单位分享田间管理、农作物长势等视频。认领企业也可以通过线下预约,到专属田地里察看作物长势。

“合作社上门送货,我们隔几个月就能收获一大波新鲜的农产品,几乎没操过心。”认购单位之一、福州壹佰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外乡人扎根打造高人气生态园

循着果香,沿着平坦开阔的五都大道,记者走进距离五都村“双院士文化馆”不远的万丰农业生态园。大棚内,一根根藤蔓含羞挂果,鲜甜的丹东99草莓即将成熟,等待游客采摘。

记者见到万丰农业生态园的主人林权时,他刚从一场农业休闲发展研讨会赶来。“今年,我要在原有的30亩草莓园基础上扩建,以文创为抓手,打造集观光工厂、主题餐厅、欢乐谷、主题露营地等要素的草莓小镇……”说起未来规划,林权滔滔不绝。

院士之乡扩大“朋友圈”,福州高新区这里聚起发展人气

林权是福州仓山人。2021年6月,他选址五都村创办生态园。“这里离市中心仅需半小时车程,能辐射大部分主城区居民。最重要的是,五都村农业文化好、发展有潜力。”林权说。

落地五都后,林权从省外引进丹东99草莓,该品种果型好、甜度高,是生态园的引流王牌。林权还高薪“挖来”了辽宁的农业技术员,结合福州本土气温、湿度等,实时调整大棚温差,并采用生物菌肥,实现生态种植。

院士之乡扩大“朋友圈”,福州高新区这里聚起发展人气

为让游客变成熟客,林权还打造“研学+”模式,让青少年客群在采摘过程中,还能了解草莓的生长过程和历史由来,有吃、有玩、有的学。

如今,每到节假日,生态园内人头攒动,客流日均超600人次。从最开始单纯的蔬果种植,到当前集种植、农业观光、科普研学于一体的大型乡村文旅项目,生态园年产值已达两百多万元,带动当地就业100余人。

众乡贤响应共建特色生态村

“古厝修缮快完成了,可以先来看看艺术家工作室怎么装修”“企业注册好了,我们看看哪块地合适做深加工”……采访过程中,五都村驻村第一书记付晓雄的电话频频响起,他正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及朴朴电商平台等单位的乡贤沟通合作细节。

目前,五都村整合了50亩土地和“双院士文化馆”周边的6座古厝,计划立足五都双院士文化品牌,打造集院士文化、观光、娱乐、休闲、食宿于一体的特色生态村。

院士之乡扩大“朋友圈”,福州高新区这里聚起发展人气

消息一出,各行各业的乡贤纷纷响应,带着资源来助力家乡乡村振兴。

“福州高新区管委会也帮村里对接了大学城资源,引进福建师范大学、阳光学院等高校团队,携手打响双院士文化品牌,通过项目打包的形式出租,预估每年可为村里增收750万元。”付晓雄说,这阵子,村里还在谋划开展为期一周的乡村“采摘节+旅游节+美食节”活动,预计能带动游客上万人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