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福州人促成美国承认共和中国
www.fjsen.com 2013-09-15 10:47 来源:福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孙中山就任民国总统:三位福州人促成美国承认共和中国 ■本报记者 刘琳 中国辛亥革命后,欧洲列强和日本以承认中华民国为要挟,企图迫使中国政府满足他们瓜分中国领土和夺取中国财政主权的无理要求,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而美国塔夫脱政府为实现其“金元外交”在中国的运用,与其他列强一道,一再推迟对中华民国的承认。为此,三位福州人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奔走6个月,开展了一系列民间外交,为美国承认新生的共和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三位来自福州的民间外交家是谁? 三位民间外交家分别是报人、教育家黄治基,传教士、慈善家李长水,女医生李美珠。 报人、教育家黄治基 黄治基,字尧臣,1866年生于福清江阴镇北郭村。自幼遍读经史子集,20岁进入美国传教士武林吉在福州创办的福音书院,1888年毕业。 从1892年开始,黄治基先后担任福州培元书院教授、福州毓英女校教授、福州福音书院教授、福音书院监学、福清龙田书院监学、福清融美学校监学兼毓贞女校教授、福建协和道学院主讲。移民南洋期间,曾担任新加坡培青学校校长兼代理诗巫基督教学校校长,并为国文教授。 黄治基是福州历史上第一批报人。1899年出任福建美以美教会办的《华美报》主笔。1905年调往上海,先后任《华美教报》编辑、主笔、主编。1913年,黄治基赴南洋经营实业,不料苦心经营实业刚有点起色,就遇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生意一落千丈,将其多年积攒的数千元资本损失殆尽。办实业失败后,黄治基居于印度尼西亚泗水,主办《泗滨日报》。《泗滨日报》是以福建籍印尼华侨为主的侨商于1908年集资创办的,是印尼华侨创办的第一家华文报纸,对动员印尼华侨支持和参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作出积极贡献。黄治基主办《泗滨日报》之后,坚持宣传孙中山革命主张,动员华侨支持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 1914年日本强占山东胶州湾,黄治基通过《泗滨日报》号召抵制日货,印尼华侨起而响应。为此,日本与印尼荷兰殖民当局交涉,要求惩治黄治基,印尼荷兰殖民当局下令将之驱逐出境。 黄治基从印尼转赴沙捞越(今属马来西亚)诗巫,定居于此。黄治基一生著述颇多,有《罗马宗教激战史》、《沙捞越国史》等十余部著作与译著问世。晚年著有多部宗教、哲学、经学书稿,正待付梓,不幸诗巫惨遭火灾,殃及其家,著作与存书付之一炬。黄治基为之痛心疾首,积郁成疾,1928年4月19日病逝,葬于新加坡。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1]新福州人集体婚礼征集百对新人 海外侨胞可报名
- [ 07-25]上半年榕团购成交额接近翻番 商家放弃低价策略
- [ 07-17]部分欧洲国家降低移民条件 福州人移民转向欧洲
- [ 06-24]新福州人集体婚礼10月举行 有意者可到网上报名
- [ 05-31]福州人拿筷子忌讳也不少 姿势不对会被视为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