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烈士照片 一段红色传奇——记“新四军孤胆英雄”王明星

来源:福州日报 | 作者:林思翔 | 时间:2023-09-28

王明星1919年出生于连江透堡尖墩村一个农民家里,原名王明典,早年失去双亲,孤身一人。1934年,透堡农民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一天,一位游击队领导人看到王明星,见这名少年两眼水汪汪的,看起来很机灵,就把他带进游击队,让他到红十三团当卫生员。从此,王明星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4年9月底,福安红二团、连罗红十三团和地方武装等共1400多人,在宁德霍童支提寺合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王明星从红十三团卫生员调到师卫生队工作,那时他还是个满脸稚气、活泼天真的孩子。

在这期间,国民党军队对闽东苏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围剿”,新组建的独立师还没来得及整训,就仓促投入战斗,由于敌我兵力悬殊,伤亡人数不断增多。在每次战斗中,王明星都是挎着急救药包,带着民夫担架,在阵地上穿来穿去抢救伤员。10月下旬,部队攻打宁德霍童镇据点,二团六连冲进镇上时,突遭敌路口一个大碉堡的火力狙击,几位战士负伤,其中冲在最前头的一位战士大腿中弹躺在离碉堡很近的路旁,处于敌人的视线和射程内,随时都会被敌人打死。此时,天已破晓,敌人的火力死死封住了路口。王明星在一旁看了很焦急,他仔细观察地形,发现那位伤员躺倒的地方左侧有民房可利用,便要求六连长用火力压住敌人,自己带两名战士和一副担架迂回到距伤员不远的民房里,打通土墙,把伤员抢救下来。目睹这一情景的六连长连声赞道:“卫生队那个小连江佬很机灵,胆子又大!”

这话也传到陈挺团长的耳里,给陈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陈挺调到霞(浦)(福)鼎根据地新组建的独立师四团当团长,上任时叶飞同志只允许他带走几个警卫人员,陈挺便选了王明星。在此后3年的游击战争中,陈挺带着红四团在闽东、闽东北和浙南等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活动,王明星一直跟在陈挺身边,出生入死,忠心耿耿。当时,为了防止敌人袭击,游击队很少在一个地方住两天,都是每天凌晨4时起床,吃完早饭,带着中午吃的饭团就上路,或转移,或打土豪,或袭击地主民团,或同围剿游击队的敌人部队周旋。每天走路,少则五六十里,多则八九十里。当时没有地图,只好用小本子把经过的村庄、周围的道路、敌情等记下来。陈挺将军后来回忆说:“这期间王明星一直是我的好帮手,每到一地,他都跟着我勘察地形、部署警戒哨位和战斗方案,有时我直接派他去向周围群众打听情况。他勤学好问,脑瓜子灵,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这些对于他后来成为一名出色的侦察员和红军指挥员无疑有不少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