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州> 正文
分享到:

特力林创客基地:“藏”在民营孵化器里的创业生态圈

2018-09-10 08:48:10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培欣  
今年,福建省科技厅、福州市科技局继续鼓励特力林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福州市第一家民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藏”在民营孵化器里的创业生态圈

  特力林孵化器入驻企业“贝芽科技”办公区域。

福州新闻网9月10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梁凯鸿/文陈建国/摄)走进特力林科技大厦,萌萌的“贝芽科技”儿童早教机器人穿梭在办公室,服装品牌“艾尚国际”的时尚感引人关注“,有点内容”里直播艺人们正忙着录制视频……

2017年9月,福建省科技厅公布了65家省级众创空间的名单,特力林创客基地(以下简称“特力林”)名列其间。同年,特力林孵化器申报获评为福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今年,福建省科技厅、福州市科技局继续鼓励特力林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福州市第一家民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从2015年至今,短短3年时间,特力林为何能成为福建省民营孵化器的标杆之一?

3年历经两次转型升级

2015年,“90后”林浩辉留学归来。在克服了招商难、运营经验匮乏等问题后,他和团队把厂房改造成了以“互联网体育产业”为主的特力林孵化器。

经历一段时间的探索,林浩辉团队又把目光转向科技领域,打造“互联网科技”型孵化器。这次的转型,不仅将业态严格限定在创新创业型的科技企业,还提高了企业的入驻门槛。比如,建立了对项目考评的标准,邀请创业导师对其风险性、成长性、资金情况进行评估;对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尤其偏向对高成长性的企业进行招商;采用更加集中的管理方式。

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转型后的特力林有了新的战略布局。

这个位于福州市仓山区金山的园区现已有面积2万平方米,入驻的企业有近70家,还有40家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入驻。一批中小型企业孕育而生,众多入孵项目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内容电商项目“有点内容”、高新技术企业“协同科技”获B轮融资,多家孵化项目营收过亿。

现在的特力林集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加速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一体。“我们帮助培育和扶持高科技、创新型的企业,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打造具有产业规模与集聚效应的综合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特力林孵化器CEO林浩辉介绍,特力林提出了构建一个全闭环的创业生态圈概念,也就是,把园区内不同阶段的优质项目与创业服务机构、战略投资人等联动起来。

由工厂转型升级到孵化器、从“互联网 体育产业”到“互联网科技”,特力林在3年内经过两次转型,便与许多拥有优质资源的国有孵化器比肩,一同出现在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名单之列。

“藏”在民营孵化器里的创业生态圈

  特力林科技大厦。

新平台创业生态圈效应初显

历经几年的发展,在规模化快速增长之后,升级和打造特色开始成为行业密切关注的方向。特力林也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出“特力林模式”,目前,整个科技园区的创业生态圈效应已初步显现。

“园区内入驻的企业有70%是互联网行业,还有硬件、平台研发、游戏等科技型企业。我们抓住初创企业发展中的‘痛点’,为他们引入工商注册、税务代理、人才代招聘等服务机构,打造一个拥有完善配套和服务的智慧园区。”林浩辉说。

初创企业缺什么?服务人才和资金最缺。于是,特力林集聚了一批技术、运营、资本、财税等方面的创业导师和专家,还建立了以“创业辅导 政府申报知识产权资本投资”为核心的标准化孵化服务体系,打造创业资源互助分享平台。其中,通过直投、联合投资、股权置换的投资孵化模式,帮助企业获得投资资金、对接项目以及置换股份,助其成长壮大。“我们也有自己的资金池,可直接给予初创企业天使投资资金。”林浩辉说。

园区内还不定期组织企业参与创客讲堂、路演、创新交流会等活动,一年将近30场。“像这样搭建平台为企业提供专项培训和内部交流的机会,帮助初创企业答疑解惑。”林浩辉表示,今后会争取让初创企业与上下游产业之间保持联系,并帮助他们寻找、对接优质项目,促成合作。结合生活中的爱好,林浩辉在园区内组织体育赛事,园区内新潮、轻松的业余生活被营造了出来。

在特力林,还制定了一整套针对高校生的实习实践方案:学生通过自行选择课题后开始进入园区,进行调研学习、课题研究。园区还为高校生开通就业实习绿色通道。

这只是特力林与多所高校开展创业实践的一个缩影。这里被省教育厅授予“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还是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创业实践基地。在林浩辉看来,“孵化器对接高校”的模式,不仅可以建立有效的产学研通道,实现技术、人才、双创基地的对接,还能帮助孵化器内的企业对接高校,从而加强企业的创新力和研发力,促成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目前,特力林正进行二期园区的开发建设,他们将继续寻找符合业态的科技型企业,把园区增加至4万平方米。福建省众创空间协会会长陈秀斌建议,特力林还要考虑引进产业基金对接。“有了稳定的上下游关系,入驻企业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园区发展产业集群打下基础。”陈秀斌说。

“藏”在民营孵化器里的创业生态圈

  特力林孵化器内部。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