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力林孵化器入驻企业“贝芽科技”办公区域。 福州新闻网9月10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梁凯鸿/文陈建国/摄)走进特力林科技大厦,萌萌的“贝芽科技”儿童早教机器人穿梭在办公室,服装品牌“艾尚国际”的时尚感引人关注“,有点内容”里直播艺人们正忙着录制视频…… 2017年9月,福建省科技厅公布了65家省级众创空间的名单,特力林创客基地(以下简称“特力林”)名列其间。同年,特力林孵化器申报获评为福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今年,福建省科技厅、福州市科技局继续鼓励特力林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福州市第一家民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从2015年至今,短短3年时间,特力林为何能成为福建省民营孵化器的标杆之一? 3年历经两次转型升级 2015年,“90后”林浩辉留学归来。在克服了招商难、运营经验匮乏等问题后,他和团队把厂房改造成了以“互联网体育产业”为主的特力林孵化器。 经历一段时间的探索,林浩辉团队又把目光转向科技领域,打造“互联网科技”型孵化器。这次的转型,不仅将业态严格限定在创新创业型的科技企业,还提高了企业的入驻门槛。比如,建立了对项目考评的标准,邀请创业导师对其风险性、成长性、资金情况进行评估;对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尤其偏向对高成长性的企业进行招商;采用更加集中的管理方式。 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转型后的特力林有了新的战略布局。 这个位于福州市仓山区金山的园区现已有面积2万平方米,入驻的企业有近70家,还有40家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入驻。一批中小型企业孕育而生,众多入孵项目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内容电商项目“有点内容”、高新技术企业“协同科技”获B轮融资,多家孵化项目营收过亿。 现在的特力林集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加速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一体。“我们帮助培育和扶持高科技、创新型的企业,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打造具有产业规模与集聚效应的综合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特力林孵化器CEO林浩辉介绍,特力林提出了构建一个全闭环的创业生态圈概念,也就是,把园区内不同阶段的优质项目与创业服务机构、战略投资人等联动起来。 由工厂转型升级到孵化器、从“互联网 体育产业”到“互联网科技”,特力林在3年内经过两次转型,便与许多拥有优质资源的国有孵化器比肩,一同出现在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名单之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