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州> 正文
分享到:

闽江滋养古荔园 美景非名画堪比

2018-07-04 06:56:35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7月,恰恰又是一个暑雨初霁的早晨,闽侯荆溪镇港头村的古荔园内1000多株200年以上树龄的荔枝林,纷纷披上红霞般的外衣,在绿叶簇拥下,枝条深深垂落。古时福州荔枝鼎盛时,品种几十种,有丁香、双髻、火山、十八娘、将军荔、钗头、粉红、中元红、真珠等等。

闽江滋养古荔园 美景非名画堪比

福州新闻网7月3日讯(记者 廖云岚文/摄)3日清晨,闽侯荆溪镇港头村的荔农早早采收好鲜红的荔枝,一筐筐摆放在古荔树下,不等开嗓吆喝,一拨接着一拨的自驾车回头客已来到摊前,不需验货,不需砍价,大批的荔枝被扛进车里。

“暑雨初霁,晩日照曜,绛囊翠叶,鲜明蔽映,数里之间焜如星火,非名画之可得而精思之”。宋代名人蔡襄在自己的著作《荔枝谱》中,这样描述福州的荔枝林美景。

闽江滋养古荔园 美景非名画堪比

7月,恰恰又是一个暑雨初霁的早晨,闽侯荆溪镇港头村的古荔园内1000多株200年以上树龄的荔枝林,纷纷披上红霞般的外衣,在绿叶簇拥下,枝条深深垂落。

程品华、叶国钦两位乡里,20多年时间共同承包古荔园近一半的荔枝树。由于古荔枝园的荔枝较周边的上街、南屿、南通名气大,售价高好几倍,所以吸引了不少周边荔农,他们不辞辛劳,把自家荔枝运到古荔园来售卖。

闽江滋养古荔园 美景非名画堪比

《荔枝谱》中记载,古时候福州荔枝向北方,通过水陆长途转运进入京城,甚至更远至北漠、西夏。向东南方,舟行新罗、日本、流求等地。许多喜好荔枝的人,愿意出重金购买。如今闽侯这片古荔园出产的荔枝,也不输古时候,每公斤售价40元。

程品华说,村里这片古荔枝林,传说过去出产的都是贡品,最长树龄距今有200年以上。有人分析,古荔枝林以前地处闽江堤坝外,属行洪区,不适宜居民居住,荔枝林得以成片保存下来。如今,漫步古荔枝林下,树荫蔽日,地上的倒影婆娑,头顶荔枝伸手可及。

闽江滋养古荔园 美景非名画堪比

蔡襄所著的《荔枝谱》,文中提到荔枝“闽中唯四郡有之,福州最多,而兴化军最为奇特,泉、漳时亦知名”。树高10多米的古荔林,鳞次栉比遍布沙洲,一些人家择居果园期间,收获季节仿若栖身在美好的童话世界。

港头村荔枝种在闽江畔沙地上,汲取闽江水,优于其它地方的荔枝口味,先酸后甜,咽下后如蜜般回味。正宗的古树荔枝果肉细腻、籽小。据记载,古时商人在果实开花初期就对每棵果树做记录,按果穗下订金,果实丰盛或欠收都在掌握之中,可见商人有多珍视福州荔枝。

闽江滋养古荔园 美景非名画堪比

今年港头村荔枝在7月初开市,最迟到8月1日采收结束。福州人嗜好吃荔枝,自古有云:“人日噉千颗,未尝为疾。即少觉热,以蜜浆解之”。

古时福州荔枝鼎盛时,品种几十种,有丁香、双髻、火山、十八娘、将军荔、钗头、粉红、中元红、真珠等等。如今港头村这片林主要是“元红”品种,归各家各户所有。

闽江滋养古荔园 美景非名画堪比

古时福州人种植荔枝多的时候,一家有近万棵,吃不完的荔枝采用红盐(去声)或蜜煎两种方法腌制,“民间以盐梅卤浸佛桑花为红浆,投荔枝渍之,曝干色红而甘酸,可保存三四年”。

每年盛夏蝉声高鸣荔枝红熟,古荔园开园采摘,来到古荔园树阴下纳凉、散步、呼吸带有荔枝甜香和闽江和煦湿润江风的空气,再品尝最新鲜美味的荔枝,让人留恋忘归。

闽江滋养古荔园 美景非名画堪比

闽江滋养古荔园 美景非名画堪比

闽江滋养古荔园 美景非名画堪比

闽江滋养古荔园 美景非名画堪比

闽江滋养古荔园 美景非名画堪比

闽江滋养古荔园 美景非名画堪比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