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石山、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书法和石刻艺术的宝库

来源:福州日报 | 作者:吴晖 | 时间:2020-09-22

霹雳岩。(市文物局供图)

福州新闻网9月22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吴晖)仁者乐山。当人们徜徉在乌石山、于山时,就会发现从唐代至今的各种石刻,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俱臻其妙。难得的是大部分石刻纪年明晰、书法遒劲、雕刻精湛,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宝库,也是研究摩崖石刻、石雕造像以及福州历史人物事件重要的实物资料。

发现档案

乌石山摩崖石刻

乌石山简称乌山。山上从唐至近代原有摩崖石刻299段,现存169段,分布全山,以邻霄台、冲天台、道山亭等处尤为密集,著名的有唐代李阳冰,宋代程师孟、李纲、朱熹、梁克家,明首辅叶向高、都御史林廷玉,清状元王仁堪等人石刻,诗词、歌赋、传记、题记、游记文类齐全。一些石刻还记载了重大历史事件,如霹雳岩石刻记录了宋绍兴二年李纲因抗金被罢相,参政知事孟庚与李纲等11人聚于乌山瑞云庵议事等。

乌石山造像有3处8尊。乌石山望潮峰南麓高浮雕佛像3尊,镌于北宋初,内镌一佛两菩萨坐像。乌石山东南麓弥陀寺下方浅浮雕佛像4尊,凿于五代末,造型端庄,剔地浅浮雕,细线阴刻衣褶线条,形态稚拙。乌石山北麓大士殿内雷劈观音1尊,镌于明代。

于山摩崖石刻

于山原有宋至近代摩崖石刻167段,现存110段,主要分布在鳌峰顶、狮子岩、廊然台、兰花圃、戚公祠等处,包括宋代程师孟、陈襄,明都御史林廷玉,清闽浙总督李率泰等人石刻。鳌峰顶上的北宋淳化元年(990年)吕文仲题名刻石,是福州最早的宋代崖刻。山南的《南较场演武厅铭》,全段高3.3米,字体苍劲,是福州市内最大的摩崖石刻。

于山摩崖石刻与故事传说、历史人物相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明代督舶太监尚春题刻是福州对外贸易的资料、清代闽浙总督李率泰在戚继光醉酒处岩刻“醉石”等。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