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细化管理:“让生活更美好”的福州样本

来源:新华网 | 作者:肖和勇 程立葳 | 时间:2019-01-18

城市精细化管理:“让生活更美好”的福州样本

位于福州市区乌山西路与西二环路交叉路口的大凤地下垃圾转运站,垃圾运输车正要离场(1月9日摄)。新华网肖和勇 摄

位于乌山西路与西二环路交叉路口的大凤地下垃圾转运站,是福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探索试点。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街区,垃圾转运站建多大、怎么建、建成什么样,才能满足收纳需求,且不影响宜居环境?

无人机俯瞰地面时,这个垃圾转运站是一处街边绿地,绿化率达到67%左右,跟福州市区随处可见的串珠公园无异;走近细看,进出口又像地下车库出入口。只有进入地下的两层空间才能知晓其中秘密——在卸料区,垃圾收集车进站会自动称重,在卷帘门自动打开后,垃圾收集车按照指令停靠卸料口倾倒垃圾,喷淋、降尘、除臭、负压抽风系统和离子送风系统同步启动,整个过程没有散发明显臭味;在压缩区,垃圾箱装满后可自动循环压缩,真空抽吸系统同步抽取污水。移箱系统随后将满箱垃圾移至升降平台,再移送至地面,最后通过密闭箱运输至红庙岭垃圾处理场。

“先进设备及工艺能有效防止臭气散溢及液体溢出,还能降低作业过程中的噪声。”福州市鼓楼区环卫处工作人员钟增良说,这座垃圾转运站日处理垃圾量达到100吨,可满足二环路沿线及洪山、南街、鼓西三个街道的部分生活垃圾转运,服务周边4万多户居民。

根据《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与实施方案(2018-2020年)》,2020年前福州市将规划新建13座中大型地下垃圾转运站和新改建一批“三合一”设施,再加上保留的6座转运站(含3座偏远山区转运站),到2020年,五区转运站设计日转运能力将达到4220吨,可以解决中心城区垃圾转运能力不足、设施陈旧、扰民等问题。

道路保洁市场化改革、城市管理统一“标尺”,向地下要空间……近年来,福州市率先探索新的城市管理理念、精细化体系和管理模式,为福建省乃至国内其他城市的建设管理提供了福州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