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山祥屿公厕“第三卫生间”,管理员展示婴儿护理台(1月9日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62岁的陈康妹是乌山祥屿公厕的一名保洁员。“市民、游客一出来,我就赶紧进去做卫生。”陈康妹对公厕精细化管理指标十分熟悉,工作起来一丝不苟。 福州市政府出台的《福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对公厕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标准。从公厕管理间的标准化作业规范,可见一斑。所有的工具必须分类分色,不同区域使用不同颜色、款式的工具。这就杜绝了“一张抹布抹到底、一把拖把拖到底”的现象,从源头上堵住污染物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针对公厕不同部位,要求保洁员采用不同的清洗液进行清洁作业。看似粗重的公厕保洁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活。 “检查标准很高,通常是戴白手套、用白纸巾去擦拭,做不到位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日常保洁马虎不得。”福建东飞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保洁项目负责人黄晓燕说,每天“公厕长”、考评组、公司管理员和环卫监督员,都会对公厕各项要素进行检查督查。 “干净、清爽,把公厕卫生搞得跟星级酒店一样,福州市这几年花了很大力气。”常来福州探亲的江苏退休干部老陈11日在福州西湖公园游玩时说。 福州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福州市鼓楼、仓山、台江、马尾已实现公厕管理市场化运作,管理水平大幅提高,晋安区预计近期完成公厕管理市场化,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2018年,福州市城管委已将各地公厕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使公厕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归根到底是让群众满意,这种共识正被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视为“最大公约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