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的潘墩路花团锦簇,绿树成荫,道路十分干净(资料照片,无人机拍摄)。新华网 肖和勇摄 新华网福州1月16日电(肖和勇程立葳)“我读大学那些年,周末常常在福州西湖公园周边义务捡垃圾、扫落叶。如今福州的街道很干净,志愿者怕是找不到这类的志愿服务项目了。”在福州读了四年大学的“90后”女生肖珺如是说。 如今,这些细节让市民印象深刻:在建地铁工地比邻学校,但粉尘、渣土和噪声并未影响到上课的师生;一场暴风雨过后,满街树木倒伏,数个小时内就被清空;百万人狂欢夜的下半场,有人熬夜打扫,还你干净的街…… 清爽、宜居、“高大上”、高颜值……近年来,无论是福州市民还是外地游客,习惯用这样的“高频词”表达欣喜与赞美。 2019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升城乡规划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精细化管理,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城市颜值提升,是一针一线“织”出来的。 福州市近10年的探索表明,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城市管理方能焕发生机活力。 这个历程,不能简单看成是“质变”的突破,也不全是“量变”的积累,应放在城市管理“系统论”的角度来考量。近年来,福州市城市管理下着一盘“大棋”。此间,消除“短板”的意识始终未变,推动城市洁化、序化、绿化、亮化的韧性未变,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久久为功”,“初心”就是要建设一个“整洁有序、设施完善、清新亮丽、环境优美”的新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