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遇见世遗丨编木为虹

2021-06-30 12:37:35 作者: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人们看桥,除了其外表的造型之外,更关注的是其是否牢固结实。建桥者还要考虑承重与桥梁跨度的问题。大跨度的桥梁,有利于桥下的行船与水的排泄。在现代建材出现之前,建造桥梁的材料只有木材、石材和绳索等,林木刚柔相济,是建桥的好材料,但是它的长度、树径与密度又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专家认为木拱廊桥的拱架结构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创造,它解决了木构桥梁的大跨度问题,是中国传统木构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类结构形式。整座桥不要寸钉片铁,只凭椽靠椽,桁嵌桁,衔接严密,结构稳固。因其结构与北宋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极为相似,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由此,桥梁专家们确认北宋盛行的虹桥技术并未失传,称其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活化石”。

编木结构是木拱桥营造的核心技艺:两组支撑桥梁的木结构系统以“编织”的方式通过交叉搭置、互相承托、挤压咬合形成拱形支撑,相对较短的木构件通过榫卯连接,逐节伸展,实现跨越山谷和支撑桥面荷载的功能。按河床宽窄设计墩、孔。窄的河床是无墩单孔,宽的河床则需一墩二孔或多墩孔,墩越多,造桥成本就越高,难度也越大。所以,大凡建桥都选择河床最窄处。传统木拱廊桥的建造有一定的程式,包括立水架柱、上三节苗和五节苗、进苗间栓、立将军柱、上剪刀苗、架桥屋等工序。在实际施工中,要善于计算每根木头的长短数据。这些数据的精确与否决定了整座桥的成功与否。黄师傅告诉我,拱架搭得好不好是一座桥建得牢不牢的关键。如果拱架搭得好,桥梁完工时,桥架便会与桥身自动剥离,桥梁也会越压越牢,反之,则不合格。黄师傅到现在还记得发生在65年前的一件事。那是1954年夏天,屏南县棠口境内重建一座木拱廊桥,桥拱落成后,主绳师傅动手拆桥架时,发现桥身与桥梁咬在一起,拱梁下沉,顿时大惊失色。主绳师傅获悉黄春财父亲是个造桥高手,便连夜赶到长桥,请求相助,为了表示诚意,特地请黄春财和父亲坐轿而来。黄象颜到实地仔细检查了桥身,发现设计有误,用材不当,父子俩对症下药,采取补救措施,终于拯救了危桥。主绳师傅千恩万谢,包了一个大红包,还披红挂彩,鞭炮欢送。那时的黄春财,除了感佩父亲的高超技艺以及对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倍感荣耀之外,更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弧度不精密的话,桥做好了,用铆用角铁钉上去、用螺丝旋上去都没有用。”

不过,正当他学艺渐进,踌躇满志,更待一展身手的时候,却“失业”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随着桥梁建筑技术的进步与建筑材料的改进,木制桥梁逐步被水泥桥、石梁桥所替代,以他为代表的黄氏建桥世家、木制造桥行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从1969年造了古田县平湖镇唐宦桥之后,直到2004年,黄春财都无桥可造,更谈不上技艺流传。眼睁睁地看着许多木拱桥被拆掉,一身的传统技艺无用武之地,两个儿子谁也不想承接他的衣钵:一个学修配,一个到上海经商。黄师傅苦学多年的技艺竟然成了“屠龙之术”。每当看见乡村间那些凝聚着祖辈智慧、记录着父辈和自己曾经的骄傲的木拱桥时,黄春财便会想:“难道这个技艺到我这就停止了吗?”

如果不是世事变迁,机缘巧合,这位廊桥名匠,很可能会和他们所拥有的技艺一起,就此隐没民间。

事情的转机缘于人们对传统文化、技艺保护意识的提升。廊桥,作为古人流传下来的人文资产,有其科学、历史、文化三个方面的物质价值体现,又蕴含着包括营造技艺、形制特色、历史背景、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层面的元素,它的价值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渐渐为世人所知。

据说,首先意识到廊桥价值的是浙江人.“浙江人到我们这来买了两座廊桥,后来才知道人家拿去安装,就成了古迹风景,靠这个出了名。”说到这,黄春财的小儿子黄闽辉颇有点惋惜,“廊桥本是我们福建的特色,却因为我们缺乏这一意识而落伍了。”

被拆走的桥成了邻省的宝贝,也成为屏南人自省的原动力。1998年以来,屏南县和寿宁等地陆续开展了木拱桥资源性普查工作。各地基本以木拱桥这一文化遗产实物为普查对象。一批具有极高价值的木拱桥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批普查资料、研究成果也相继面世,提高了闽浙木拱桥的美誉度,引来了第一波考察闽浙木拱桥的高潮,也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申报工作打下了基础。

2003年1月,为了调研国家文物局关于宁德市木拱桥的课题,时任福建屏南县政协副主席的郑道居,再次来到长桥村的万安桥。那天他鬼使神差地特别注意廊桥桥屋的大梁:“一般木拱廊桥桥屋的梁上都会记载着建桥年月、捐款人、建桥董事和建桥工匠,以前没怎么留意,那天就巧了,抬头一看,建桥工匠里只有主绳黄象颜的名字最清晰。”

长年研究木拱廊桥的郑道居知道,建桥人大多不是本地人——这是一个常识,但那天他不经意中开口问身旁的村民:“黄象颜是长桥村人吗?”

这一问,更巧了!黄象颜正是屏南县长桥村人。1952年,始建于宋代的万安桥,西端被大水冲毁了两个拱架12个开间。1954年,县政府出资重建,主绳的除了黄象颜,还有他的哥哥黄生富。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