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扶贫路上 用心为“岷”
2020-10-19 09:30:20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人才深入陇中,扶贫扶智协同推进 鼓楼第三批支医人员来到岷县已经1个多月,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他们为“福州来的好大夫”。挂职于岷县中医院针灸科和康复科的林城,是一名处理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症的多面手。 “阿姨,平常不能去爬山,要注意保暖,多做关节无负重运动……”每次为患者治疗后,林城都会手把手教授保健操。当地居民干农活多,颈部、腰腿疼痛的现象反复,因此他总不忘提醒他们注意预防和保养。 为了给患者提供连续性、更完善的治疗服务,林城将成套保健操教给了当地医生,也交流执医经验,“之前他们对放血疗法的疗效心存疑虑,经过讲解交流以及现场演示和实操教学,已经有人掌握了”。 林城还数次随鼓楼区支医团队开展义诊活动。“乡亲们看了病、开了药,节省了路费,很高兴!”蒲麻镇岔套村村民张七家说。对此,林城表示:“‘医生’二字,让我们倾尽全力,认真再认真,周全再周全。” 鼓楼区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着眼未来,除了病有所医,也聚焦学有所教。福州市温泉小学教师江雨是鼓楼赴岷县支教团的一员,她在岷县岷阳镇第一中心小学不仅上着数学课,还干着班主任的活。 “这些孩子单纯可爱,但也许是受家境限制,学习、生活习惯上都要老师拉一把。”江雨坚持每天早上纠正学生们的坐姿、检查个人卫生,还使出了握笔矫正器、奖章激励等各种妙招,让他们从小打好基础。 当地的老师们也从她身上汲取了能量。圈一圈、数一数、填一填,在她的课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秘诀在于“希沃白板”。这是一款互动教学平台,江雨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多次分享丰富多彩的学科教学工具,提高乡镇教育的信息技术水平。 “这段送教送培旅程,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成长。”江雨说,鼓楼与岷县两地教育的融合与碰撞,正在促进两地教育教学相生相长。 扶贫先扶智,人才是关键。圆满完成支教任务的鼓楼区6名教师,被岷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今年,鼓楼区已选派赴岷县挂职专技人才42名。同时,岷县也派出3名科级干部到东部挂职,选派18名专技人员到鼓楼区跟岗学习。 劳务输往沿海,实时联动精准帮扶 在福建经纬新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来自岷县麻子镇录叶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海龙每天准时进入车间,在生产线上熟练地操作。 “在这里感觉挺好,工作稳定,前阵子还收到了稳岗补贴。”王海龙说,他是家里为数不多的“壮丁”,每年都一个人外出打工。然而,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了他的脚步,直到3月中旬还没外出。 就在这时,借着福州与定西市劳务协作的东风,他来到鼓楼区对接的“千岗扶贫基地”企业就业,在师傅的带领培训下,很快就上岗了,如今每月到手有6000多元。 为促进岷县籍贫困高校毕业生、“两后生”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来榕就业,努力实现“输转一人、脱贫一户”目标,在岷县劳动力资源库和鼓楼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共享机制下,两地实现劳务信息共享开放、无缝对接,并多渠道动员岷县贫困劳动力来榕务工。 劳动力走出家门,两地人社、劳务部门还实时联动,做好劳务输转的前中后“一条龙”保障服务。在全力抗疫的同时,鼓楼区派专人赴定西,进行来榕务工人员身份及健康证明材料核实、工作证发放等工作,为定西复工人员返榕“保驾护航”。 今年,鼓楼区先后组织6批次668人搭乘“高铁专列+列车包厢”到福州用工基地企业就业,帮扶500名岷县贫困人口到福州就业。 “越是最后关头,越不能松劲。”鼓楼区委书记朱训志表示,下一步,鼓楼将继续保持攻坚态势,又好又快地推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扶贫、社会力量助力挂牌督战村等各项任务全面完成,用扎实的作风、精细的工作、稳定的成效,助力岷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