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排水管线数据平台可把四城区2000多公里的地下雨污水管线一并“收入囊中”。今后,基于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的数据库,这些移动终端还将陆续完善城区水库、湖泊、水闸、泵站的相关信息,让联排联调的动态“战斗”更有底气。
排水防涝的移动“智囊团” iPad管线“电子地图”管用,其实,它背后的“大脑”更为关键。 在市供排水管理中心的指挥室内,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大屏幕便从易涝点实时画面跳转到各泵站运转情况。这是全市供排水管理的“大脑”——排水防涝信息化管理平台,也是新近成立的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的执行点之一。这个平台不仅能监控各易涝点情况,也能及时完成对抢险人员、设备、物资的调配。 有了“大脑”发号施令,也要有灵活的“四肢”来执行指令。在管理人员的手机中,“排水维护”“排水应急”“开盖报警”等程序,已随时待命。不仅能实时接收指令,还能动态掌握排水及各易涝点情况。配上方便携带的排水管线数据平台,就形成了“大脑”发号施令,各移动端及时实施、反馈的机制。 省住建厅已把我市的排水防涝信息化管理平台向全省推广。目前,“大脑”传输给iPad的排水管线数据仍在不断“扩容”,力求全面反映城市建成区管线情况,给建设、维护、抢修提供参考。今后,基于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的数据库,这些移动终端还将陆续完善城区水库、湖泊、水闸、泵站的相关信息,让联排联调的动态“战斗”更有底气。 |
更多>>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