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在何敏文的记忆里,那时候福州有很多与竹子打交道的人,光是竹器厂就有10多家,街面上开的竹器店不比现在的理发店少。多年的竹器制作经验,让何敏文练就了一项“绝技”,只需要一张草图,就能“脑补”出雏形,并用竹子制作器具。
何敏文娴熟地编篮底。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老福州人的记忆里,旧时的生活里总是沁着竹香:刷锅有竹筅帚、睡觉有竹席、买菜有竹篮、晒谷物有竹筛;儿时在竹制的幼儿车里长大,老了之后就搬一张竹椅坐在家门口,轻摇着蒲扇和邻里攀谈。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制品逐渐被塑料、金属产品所取代,篾编手艺也从人们的视线中慢慢消失。在篾匠踪影难觅的今日,何敏文却用一双巧手默默坚守着这项传统手工技艺,让竹香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延续。 出生在篾匠世家 临近三坊七巷的澳门路上有一家不起眼的竹器店,27平方米的店里没有华丽装饰,有的是错落有致陈列着的各类竹制品。往来路人经过,都会往店里瞅一眼,有的还会带走几件小物。年近花甲的店主何敏文常坐在店门口,用布满老茧的双手灵活地制作竹器。偶尔有人路过询价,他也只是微微抬头答上一两句,然后继续低头干活。 何敏文出生在篾匠世家,受家人影响,七八岁时就跟着父亲学习篾编手艺。抱着“一技在手,吃穿不愁”的想法开始学艺的何敏文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做就是一辈子。 俗话说:“竹刀拿得起,不怕没柴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擅长竹器制作的篾匠十分风光。因为福州是竹子之乡,竹子又有“竹报平安”“节节高升”等美好寓意,老福州人从厨房用的竹筷、竹篦子到装东西用的竹篮、竹簸箕,生活里似乎总离不开竹制品。 在何敏文的记忆里,那时候福州有很多与竹子打交道的人,光是竹器厂就有10多家,街面上开的竹器店不比现在的理发店少。到了上世纪90年代,传统竹器逐渐被美观又廉价的塑料制品取代,竹编市场日渐式微,大多数篾匠在何敏文父亲那一辈也相继转了行。 |
更多>>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