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篾匠与竹子谈半世纪“恋爱” 盼老手艺焕发新生

2016-05-24 08:41:47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在何敏文的记忆里,那时候福州有很多与竹子打交道的人,光是竹器厂就有10多家,街面上开的竹器店不比现在的理发店少。多年的竹器制作经验,让何敏文练就了一项“绝技”,只需要一张草图,就能“脑补”出雏形,并用竹子制作器具。

篾匠与竹子谈半世纪“恋爱” 盼老手艺焕发新生

  何敏文娴熟地编篮底。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老福州人的记忆里,旧时的生活里总是沁着竹香:刷锅有竹筅帚、睡觉有竹席、买菜有竹篮、晒谷物有竹筛;儿时在竹制的幼儿车里长大,老了之后就搬一张竹椅坐在家门口,轻摇着蒲扇和邻里攀谈。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制品逐渐被塑料、金属产品所取代,篾编手艺也从人们的视线中慢慢消失。在篾匠踪影难觅的今日,何敏文却用一双巧手默默坚守着这项传统手工技艺,让竹香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延续。

出生在篾匠世家

临近三坊七巷的澳门路上有一家不起眼的竹器店,27平方米的店里没有华丽装饰,有的是错落有致陈列着的各类竹制品。往来路人经过,都会往店里瞅一眼,有的还会带走几件小物。年近花甲的店主何敏文常坐在店门口,用布满老茧的双手灵活地制作竹器。偶尔有人路过询价,他也只是微微抬头答上一两句,然后继续低头干活。

何敏文出生在篾匠世家,受家人影响,七八岁时就跟着父亲学习篾编手艺。抱着“一技在手,吃穿不愁”的想法开始学艺的何敏文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做就是一辈子。

俗话说:“竹刀拿得起,不怕没柴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擅长竹器制作的篾匠十分风光。因为福州是竹子之乡,竹子又有“竹报平安”“节节高升”等美好寓意,老福州人从厨房用的竹筷、竹篦子到装东西用的竹篮、竹簸箕,生活里似乎总离不开竹制品。

在何敏文的记忆里,那时候福州有很多与竹子打交道的人,光是竹器厂就有10多家,街面上开的竹器店不比现在的理发店少。到了上世纪90年代,传统竹器逐渐被美观又廉价的塑料制品取代,竹编市场日渐式微,大多数篾匠在何敏文父亲那一辈也相继转了行。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