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民生 > 正文

罗源上演以色列版“田园牧歌”

2015-03-23 09:36:49 何海铭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我省首个运用以色列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智能大棚通过验收

罗源上演以色列版“田园牧歌”

东南网3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海铭)生菜整齐地种在一排排铁架上,肥料和水分通过滴管系统输送;半米高的西红柿缠绕在绳子上,培育它们却是仅有10厘米厚、10厘米宽的小土堆……20日,来自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的农业专家来到罗源县起步镇安下村,对绿宫坊农业公司的智能大棚进行验收,并授予这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现代设施农业示范点”和“设施农业五新推广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温度后台可控,培育生菜的水肥可循环利用,种植西红柿的小土堆也连接着后台智能控制中心,蔬菜需多少水和肥料,都可精准计算供给。”省农科院副院长余文权介绍,这是我省首个运用以色列技术并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智能大棚。以色列沙漠面积高达67%,能成为“粮果之乡”得益于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技术。近年来,省农科院和以色列方面签约建设智能大棚,并在福清渔溪镇开辟15亩的实验基地,对以色列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创新。条件成熟后,在省农科院的指导下,绿宫坊农业公司2013年底投入500余万元建成15亩智能大棚,并于近期投入生产。

“与传统农业相比,利用智能大棚种植蔬菜投入很高,但产出也高,更重要的是不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绿宫坊农业公司总经理郑旭春说,如今投产的15亩大棚日常只需3个人维护。

郑旭春透露,大棚内的西红柿4月结果,5月就可大规模采摘,并且他已和永辉、新华都等超市达成合作协议,未来不用为销路发愁。

省农科院表示,目前全省除了绿宫坊农业公司,漳浦、大田、泰宁等3个地方也引入了智能大棚技术,不少农业企业也在与省农科院洽谈,表达引进这项技术的意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