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流传蕨菜100%致癌 真不能吃?
2015-03-17 08:35:3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致癌物在蕨菜的根茎中含量最高 东南网3月17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朱丽萍 文/图) 蕨菜,又叫拳头菜、龙头菜,有“长寿菜”的美誉,很多人专门到山里挖蕨菜,认为它绿色无污染,有营养,甚至还可抗癌。蕨菜备受我省市民的喜爱,是不少人餐桌上的家常菜。清明前,蕨菜也大量上市,但是,近日一则在微信朋友圈中广为流传的网帖,却让很多人不敢再吃蕨菜了。 这则网帖称,蕨菜不仅不能抗癌,反而含有强致癌物,即使煮熟之后,也是100%致癌。蕨菜真的不能吃了吗? 网帖:蕨菜中含多种致癌物质 网帖称,有实验室通过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测试发现,蕨菜中不但含有苯草酸、蕨内酰胺、黄碱醇类化合物、橡黄素类化合物,而且还含有欧蕨伊鲁苷这种强致癌物质。实验数据还揭示,这些致癌物质在蕨菜的根茎中的含量最高,叶中次之。其中,欧蕨伊鲁苷超过安全限值37倍,苯草酸超限22倍。 此外,网帖还称,实验室进行蕨菜致癌的动物喂养试验表明,蕨菜可使大鼠诱发胃癌、肠癌、乳腺癌、膀胱癌、白血病等。研究人员还检测了经过烹调加工的蕨菜,发现蕨菜中致癌物质的分子结构并没有被破坏,甚至产生了另外一些可能致癌的新化合物。 从公开的文献资料中可以查到,欧蕨伊鲁苷(又称“原蕨苷”),是1983年日本名古屋大学学者从蕨菜中分离出来的致癌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它评级为2B类致癌物,2B类指可能对人体致癌,但动物实验的证据尚不充分,对人体致癌的证据有限。 |
相关阅读:
- [ 02-25]网传蕨菜会致癌 专家称少吃为好
- [ 03-28]男子上山挖蕨菜坠入古井身亡
- [ 03-27]挖蕨菜被困野猪夹 男子爬三天两夜下山几成"野人"
- [ 03-08]延平农民摸索四年成功种出反季节野生蕨菜
- [ 05-16]重庆3男子用化学品“保鲜”30吨蕨菜获刑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