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城建 > 正文

南门兜古城墙保护工程完工 专家建议:增加玻璃顶棚

2015-01-20 07:03:27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于山脚下的明代古城墙

□东快记者陈腾健文/图

日前,福州市南门兜冠亚广场前的明代城墙遗址保护工程已经完工,为福州古城墙的保护工作刻下了新的里程碑。

昨日,东南快报记者走访福州市区的几处古城墙遗址发现,这些遗址已经被有关部门保护起来,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只剩下了残垣断壁,长则十几米,短则几米,令人唏嘘。

近现代建筑史研究者陈朝军先生认为,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玻璃顶棚,避免这些古城墙受到风吹日晒等自然破坏,同时及时将损坏性比较大的植物等移走。

冠亚广场前的古城墙,目前已经用玻璃护栏保护起来

古城墙虽已被保护起来 但多数只剩下残垣断壁

昨天下午,东南快报记者在南门兜冠亚广场前的明代城墙遗址看到,城墙遗址长约15米,高约三米,墙分上下两层,每层1米多高,第二层只剩半堵墙。目前已经用玻璃护栏保护起来。在城墙遗址的一角,立有“明代城墙遗址”石碑,其也是福州历代城市变迁的重要见证。

目前福州城区主要有四处古城墙,均位于鼓楼区内。虽然已经得到保护,但大部分古城墙只剩下一小段,已经难以看出当年的风采,许多市民甚至不知道这些是城墙遗迹。

于山脚下的明代古城墙,建于明洪武4年(1371年),其中一段是在五代梁夹城和宋外城的基础上,用石头砌的,目前已被改造成于山登山公路路基。今残存的部分有数十米长,表面石条多被盗撬,丁砌部分则完好。现在在外部设廊保护。另外一段位于于山登山公路回转处,表面石条保存完好,1990年前后在其上建造钢筋混凝土“浩然亭”。

公正新苑小区内也有一段古城墙,传为汉冶城东墙,晋、唐、梁、宋、明均沿用。该段城墙长约20米,高约3米,城墙表面石砌法与府城其他部分迥异,尚不能确定其年代。目前已经用玻璃护栏保护起来。

鼓楼区交巡警大队院中的城墙残存不及一丈,因生长古榕根系包裹幸存,交警大队在根部砌石台保护,将其作为入口景观。

上世纪八十年代拆迁建设湖东路时,井楼门发现了段土石结构南北走向的明代城墙,但并未保留下来,仅在遗址上砌了一段仿建的城墙保留在七星井附近。

公正新苑内的古城墙

福州最早的城墙始建于汉代 目前保留下来的多为明代城墙

“福州最早的城墙始建于汉高祖五年。”福州近现代建筑史研究者陈朝军先生告诉东南快报记者,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在东冶(今福州)修筑冶城建都,冶城为福建城郭之始,因在冶山而得名。

随着福州城市的发展、城市面积的扩张,福州的古城墙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民国时期又逐渐被拆毁的过程。

据《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志》记载,经过西晋、唐、后梁、北宋几个朝代的扩张,福州的城墙也历经冶城、子城、罗城、夹城、外城的历史沿革。

明洪武四年(1371年)驸马都尉王恭奉旨循宋外城旧址,垒石为城,称为府城。北跨越王山(今屏山),南绕九仙山(今于山)、乌石山麓。城高2.1丈,厚1.7丈,辟东、西、南、北、水部、汤、井楼七大城门。后历经多次重修,但城池范围没有拓展,今天几处古城墙遗址即为明城墙。但到了民国时期,为了修马路,明清城墙逐步被拆除。

那么今天仅存的这些古城墙遗址该如何保护呢?陈朝军先生认为,目前这几处古城墙已经安装了玻璃护栏进行保护,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玻璃顶棚,避免这些古城墙受到风吹日晒等自然破坏,尽可能保持目前的样貌,同时也应该及时将损坏性比较大的植物等移走。

他山之石

保留完整的西安、南京古城墙每年吸引大量游客

西安古城墙始建于公元1370年,与福州属于同一时期,西安自1983年开始城墙环城建设工程,逐步建成了以古城墙为主线,辅以环城绿化,护城河环绕,风格古朴、粗犷,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环城公园。每年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

南京于1988年便开始了城墙的修复工作,1996年省人大颁布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1997年南京正式开始明城墙风光带的规划工作,1999年正式出台了《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规划》。南京因明城墙保护项目荣膺2004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南京的明城墙现在已成为集旅游、休闲、研究、考古、绿化等功能于一身的城市名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