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路便民自行车站点建成半年多仍未投用。
东南网1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祖谋 文/图)去年9月11日政文版以《台江20个便民自行车站点成摆设》为题,披露了台江区首批20个公共便民自行车站去年建成数月后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的事实。文章及时反映了广大市民的心声,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
家住交通路的福州市民周先生说,去年看到便民自行车站就设在家门口,以为今后出行会方便了。没想到,等了大半年,站内一辆自行车都没有。“这不是在浪费公共资源吗?”他说。
闲置的便民自行车站何时能启用,带着市民这一共同关注的问题,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状:20个站点依然闲置
1月10日上午,记者沿去年采访的几个站点重新走访了一遍,发现尽管停车棚、充电器、锁车器等设施一应俱全,所有站点仍闲置一旁,只是设施上的灰尘比以前更厚重了。有些站点,比如,六一中路雁塔公交站旁的站点成了机动车停靠点和垃圾投放处,省人民医院站点俨然是广告架的放置点。
台江区公共便民自行车站点项目联络人陈双平高级工程师告诉记者,这20个公共便民自行车站目前已全部通电,但尚未投入使用,在等全市统一营运。
据他介绍,这批便民自行车站点是2014年福州市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的一部分。一期共有90个站点,包括鼓楼区30个,台江区、晋安区、仓山区各20个;二期计划建设310个站点,其中鼓楼区50个,台江区、晋安区各60个,仓山区110个,马尾区30个,目前已进入规划、选址的前期工作。
福州城市客运场站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原定计划,一期90个站点今年元旦起投入使用,实行统一运营管理和全市五城区互借互还。但如今,约半数站点因种种原因尚未通电,同时,由于运营权还没做到全市统一,目前已通电站点也无法实现全市联通。
原因:资金紧协调难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便民自行车站一旦进入施工阶段,施工用电和调试站内设备用电往往同步进行,从站点施工到投用约需15天。“电不是主要问题。”这位知情人士说,便民自行车站点用电都是民用220V低压电,接入来源主要有3种途径:一是正规用电,即电力公司在附近的端口,但需破路,破路费用包括设计、施工等大约3万元;借道小区、企业事业单位的“一户一表”用电,月付数百元,基本上3天内搞定;就近搭伙,比如附近有商家,同意直接接入,电费由双方商定。
“主要原因出在招投标环节上。”2013年10月,有关部门确定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建设和运营权由福州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属的福州城市客运场站运营有限公司具体负责。经过公开招标,第一期90个站点的项目建设和运营权由福建索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要建好90个站点(营运前期),一般需投资2700万元,压价到2500万元中标仍属正常范围;而索天公司以1200万元的最低价中标,可以说只剩下半价。因此,资金不充分,是造成许多站点迟迟未能及时接电的真正原因。”
对此,福州城市客运场站运营有限公司负责人予以否认。这位负责人说,目前,第一期9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已全部建成,建设费用节省了1500万元。但不可否认的是,接下来的工作资金吃紧。截至1月8日,90个站点已通电48个,各站点接电进度较慢,主要原因是涉及部门多、协调难。
这位负责人还向记者展示了因破路牵线而被有关部门开出的多份罚单。他说,有的站点配电需要破路,多次打报告协商,一拖就是好长时间;有的站点就在单位门前,想借电接点,其实上是举手之劳,但多数单位不乐意;有的站点建好后,因多种原因接电口需要移位,只得再花时间重新寻找电源、破路通电。
声音:期待全市统一运营
“通上电,站点不等于马上即可投入运作。”福州城市客运场站运营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便民自行车站点不是单体运作,配备自行车、停车棚、充电器、锁车器等硬件设施,只是准备运营的第一步,关键是各站点的网络还要接入到统一的数据平台和监控平台。
“目前,鼓楼区、马尾区和台江区便民自行车管理系统的运营权归属于不同公司,因此,无法实现全市范围内的‘互借互还’。”这位负责人说,经测试,现有三家公司的管理系统在技术层面上完全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但是,要想真正实现联通,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协调,将运营权全部移交全市统一管理。只有建立全市统一的数据平台和监控平台,实现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福州的公共便民自行车系统才能不受地域限制,更方便市民出行。
据了解,由政府主导、财政拨款为主的鼓楼区便民自行车站点管理模式,运营4年多来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一模式依托的便民自行车调度系统是按全市联通标准来设计的,可支持1000个甚至更多的借还服务站点,覆盖全市各个城区;同时,具备自动报警功能,每个站点都安装了监控探头,并与公安110进行系统对接。
如此看来,何时启动全市范围内便民自行车站点的统一运营,目前还是未知数;那些早已建成却闲置多时的便民自行车站点何日能交付使用,仍尚待时日!
记者点评>>>
解决问题应有时间表
公共便民自行车因其低碳环保、有益健康的出行方式,深受广大市民欢迎。近一两年来,在福州市便民呼叫中心12345网站上,有关增设便民自行车站点的诉求越来越多便是一个明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面对群众希望业已建成的便民自行车站点早日投用的热切期盼,希望当地政府部门能够拿出明晰的解决方案和明确的时间表,以彰显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诚意。因为公共便民自行车是福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而不是用来装扮街景的花架子工程,其便民效应必须在实际运作中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