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福州警方“剑盾”2号行动 27天抓获223名在逃人员

2014-08-30 11:16:45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福州新闻网8月30日讯 记者从市公安局昨天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省公安厅8月1日部署开展“剑盾”2号行动以来,福州警方把抓捕年前在逃人员、消除社会隐患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8月1日至27日,全市公安机关“剑盾”2号行动共归案年前在逃人员223名,抓获数居全省第一。

在市公安局昨天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福州警方向媒体通报了3起追逃典型案例。

涉毒男子潜逃国外

民警政策攻心劝回

2012年5月23日,福清警方在对福清市区某宾馆进行治安整顿时,抓获张某等3名涉嫌贩毒的犯罪嫌疑人,当场缴获冰毒、K粉等毒品30余克。在该案审理过程中,张某因犯罪情节轻微,被警方依法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期间,张某潜逃出境,藏匿在非洲的莫桑比克,没再回国。此后,张某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并于2013年8月被福清警方列为上网追逃对象。

“剑盾”2号行动开展以来,福清市公安局刑侦民警俞裕文再次查阅了相关案卷,认真梳理有关信息,发现张某是家中独子,其父母早年离异,且张某出国前一直跟随着父亲张某光生活,认为张某存在投案自首的可能。于是,民警俞裕文拜访了居住在福清市区向高街的张某光,希望他能动员张某自首。然而,张某光始终认为其儿子能逃先逃,以免牢狱之灾,对民警的苦口婆心不以为然。但俞裕文并没有放弃,而是多次前往张某光家中,继续耐心地做其思想工作。

民警向张某光介绍了当年张某同案人员的法院判决情况,称根据张某的犯罪情节,其所受处罚也将会较轻;同时,他还向张某光详细介绍了有关法律法规,说明张某即使潜逃境外,也终有落网之日,早日回国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才是上策。此外,俞裕文还号召张某光身边朋友帮忙劝说。随着俞裕文一次次耐心劝导,亲情感化,张某光的态度慢慢发生着转变,从原来的排斥到逐渐接受,最后表示愿意配合民警的工作,说服张某回国自首。

8月9日,在逃人员张某通过其父亲向警方转达了他回国投案自首的意愿,并明确说出他8月12日归国的航班与行程。考虑到张某被警方上网追逃,在机场入境时可能存在麻烦,8月12日一早,民警俞裕文就与队友驱车赶到长乐国际机场,提前与机场边检部门进行协调,说明情况。最终,张某在民警的陪伴下,顺利到福清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投案自首。

两男子结伙盗窃潜逃

民警打“感情牌”令其归案

2013年7月24日,犯罪嫌疑人刘某伙同孔某在仓山区城门镇中铁三局黄山地铁站工地内,盗窃铁轨管扣2000多个,案值约1万元,后被仓山公安分局刑拘上网追逃。

“剑盾”2号行动中,仓山分局刑侦大队民警吴德龙接手在逃人员刘某、孔某的追逃工作。经过缜密侦查,吴德龙获悉刘某携家人可能藏匿在平潭协和医院工地附近。8月11日,民警赶赴平潭,对刘某的落脚地及关系网展开摸排,后从工地负责人口中得知,刘某之前曾在该工地上班,但现已辞工离去。在追逃工作陷入困境之时,吴德龙重新对前期的侦查工作进行梳理,分析:刘某案发后潜逃,一直携妻儿四处打工以躲避公安机关的抓捕,说明其无法割舍家人,是重感情之人。吴德龙决定转而对刘某家属做思想工作。8月12日,吴德龙和队友再次前往平潭,几经周折找到刘某家属。在民警表明来意后,家属却坚称刘某没有犯案,而且也不知道其行踪,不管民警如何劝说,都完全不予理会。首次劝投失败,民警无功而返。

8月13日,天降大雨,民警吴德龙一行三人第三次赶赴平潭,来到刘某家属的暂住地。吴德龙见到刘某的大哥,与其拉起家常,说:“刘某这样负案在逃,而且带着妻子儿女四处躲避,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孩子也无法正常生活,最终被抓还将陷入更加悲惨的境地。触犯法律就必然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只要能够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法院是会从宽判决的。逃,终究不是办法……”民警的耐心劝说打动了刘某的大哥。刘某的大哥在一段长时间的沉默后,告诉民警其弟弟现在迫于公安机关的追逃压力,惶惶不可终日。8月14日20时许,在逃人员刘某在家属的陪同下,从泉州来到仓山分局刑侦大队投案自首。

在刘某涉嫌的这起盗窃铁轨管扣案中,还有一名同案人员孔某也负案在逃。之前苦于线索中断,现在,根据刘某的供述,孔某的去向有了一丝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8月25日下午,在逃人员孔某在其父亲的陪同下来到仓山分局刑侦大队投案自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