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最大优势在江海 实施“海丝战略”建海上福州
2014-06-07 10:03:18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原标题:实施“海丝战略” 建设海上福州 福州是一座伴海而生,因海而兴,拓海而荣的港口城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和重要门户。千百年来,福州勇立潮头,是海上丝绸之路经贸交流的重要领航者,参与创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2012年,我市和其他8个城市联合申报的“海上丝绸之路”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4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国家海洋局在我市举办海洋日活动启动仪式和系列活动,福州这座滨海城市到处弥漫着浓厚的海洋气息。 得天独厚:“海上福州”建设优势凸显 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发展也在江海”。福州实施海丝战略,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市既是省会中心城市、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又是海洋资源和海洋经济大市,海域面积广,海岸线狭长,海洋资源丰富多样。全市海域总面积10573平方公里,岛礁864个,大陆岸线长920公里,乡级以上海岛岸线390公里,曲折的海岸线造就了罗源湾、福清湾、兴化湾三大特色深水良港。这里拥有1580种海洋生物种类、1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洋鱼类。旅游资源丰富,潮汐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蕴藏量大。这些都为我市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福州地处东南沿海、闽江出海口,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榕台“五缘文化”突出,交流合作优势独特。在推动海峡两岸合作交流中,先后创下了率先签订“两马协议”、率先促成台湾农副产品直航登陆销售、率先开通福州港与高雄港“海上集装箱班轮试点直航”等两岸关系史上的多项“第一”,福州台商投资区依托港口发展临港产业集群,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和构建对台交流合作前沿平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峡(福州)渔业周暨渔业博览会”的举办开启了榕台渔业深度对接,榕台渔业界均有意在榕打造亚洲最大的远洋渔业集散地,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与时俱进:“海上福州”建设成效初显 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作出了一系列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着力建设“海上福州”,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2013年,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1585亿元,占全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的27%,占全市GDP的34%。 继续绘好“海上福州”蓝图,形成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上世纪90年代,福州提出建设“海上福州”的战略构想,率先发出“向海进军”的宣言。多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地实施这一战略,一任接着一任绘好蓝图。特别是积极主动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引导能源、化工、船舶修造、冶金等产业大项目落地,着力打造江阴港和罗源湾“南北两翼”,形成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三群联动”的发展格局。南北“两翼”正不断积蓄强大势能,以大港口支撑大产业,向高端制造、重化工业的聚集地进发,“两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半壁江山。 大力发展现代渔业,推动渔业产业优化升级。2013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207.7万吨,产值392.97亿,占全市大农业的57%。水产养殖业从传统型向高效生态型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鲍鱼、海带、南美白对虾、鳗鲡、海参五大优势养殖品种产业集群。2013年全市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达45家,全市获得中国名牌、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达到9家,连江鲍鱼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州金鱼、福州烤鳗、福州鱼丸和连江海带获评“福建十大渔业品牌”。2013年,全市远洋渔业产量22.79万吨、产值22.15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6.88%和15.82%。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我市重视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在全省率先出台了《福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开展了“罗源湾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研究”。大力实施“碧海银滩”工程,有效改善了海洋环境。先后建立了国家级闽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长乐海蚌资源保护区、连江黄湾岛等4个无居民海岛生态特别保护区,加快建设长乐国家级海洋公园。 |
相关阅读:
- [ 05-27]新丝路新起点新辉煌 “海上福州”开放征途上扬帆远航
- [ 10-30]在“海上福州”建设中勇担当
- [ 01-06]打造“海上福州” 政协委员纷纷献策
- [ 01-06]委员聚焦“海上福州”:将海洋经济打造成强引擎
- [ 11-21]福州寻求海洋经济发展新空间 努力再造一个"海上福州"
- [ 11-14]见证:“海上福州”再起航
- [ 06-07]海上福州耕海牧渔开放发展:构筑特色优势产业链
- [ 04-26]福州市和省海洋与渔业厅开展战略性合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