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政经 > 正文

委员为内河综合整治把脉:关停污水直排河道企业

2014-01-06 08:42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为何城市内河污染不断

成因剖析一: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祸首

内河污染由何而来?为何久治不愈?政协委员林懋达等进行调查后发现,目前内河污染源众多,生活污水为主要污染源。根据市内河管理处对市区内河污染源的调查结果显示,内河沿岸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主要污染源。经过市政府对违章工业的强制拆除,对工业废水排放量的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对内河的污染程度有所下降,但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却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今已成为我市内河的主要污染来源。

成因剖析二:水环境改善不平衡

生态补水分配不均,冲污效果差。由于内河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上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内河各河道生态补水分配不均、水环境改善不平衡,而且还有许多断头河的存在,长年淤积,河道堵塞,生活污水不断排入,污水不能及时排出,造成长年水质发黑发臭现象的存在。

成因剖析三:排涝防洪设施不健全

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不健全。福州市内河众多,相互交叉分布,又与闽江相连,受闽江水潮涨潮落的影响较大,加之城区内排涝防洪设施不是很健全,季节性的高水位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安全。目前,城区内的排污管网与污水处理设备仍未得到配套,市区内仅有2处污水处理厂,而且处理能力与城市排污量不平衡,给城市内河带来很大负担。

成因剖析四:居民环保意识薄弱

尽管《福州市内河管理办法》已经颁布多年,并经过数次修改,但是仍有部分缺乏环保意识的市民对环境污染问题不够重视,把日常的生活垃圾、粪便及污水直接倾倒入河,造成了内河水质的恶化。

如何彻底改变脏臭面貌

如何实实在在地彻底改变内河脏臭乌黑的现状?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建言一:关停污水直排河道企业

“必须坚决整治沿河饮食摊点。对于不具备清洁排污能力的饮食店和夜市摊点,应坚决取缔。”市政协常委曹波提交《加快城区内河治污的建议》,建议对于目前已经形成集中连片的饮食聚集区,以及沿河的大中型酒店,必须要求其实现污水接入污水管网,发现污水直排河道的应关停整顿,责成其整改达标后才可重新开业,拒绝整改的坚决予以取缔。同时,要疏通断头河道,发挥流动河水的自净功能。

委员们同时建议,加强各类破坏内河环境行为的查处和督促整改工作,加强对内河流域范围内工业、医疗污染源,生活小区以及机关事业单位违法排污情况的查处和督促整改力度,严格依法对各类破坏内河环境行为进行处罚,绝不姑息。

建言二:规范内河排污口

陈椿等委员建议,建立起整治内河的长效机制,加快排污管道统一系统处理的建设进程,进一步完善雨污分流的工作,加快建设污水过滤与净化系统,提高河网活力。

结合城区规划和发展现状,提高城市污水管网服务面、普及率,建设覆盖城区每个角落的污水管网,特别是安泰河、白马河、晋安河、光明港等重要景观河段以及一些居民投诉热点河段、断头河段、横向河段周边区域,应优先安排管网建设。

委员建议,应改造、搬迁老旧公厕,不能接管的要采取截污、埋管引污等措施。加强内河排污口的规范管理和纠察力度,减少污水偷排、漏排现象。对没有管网到达的企业,责令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所排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建言三:优化内河生态补水工程

优化鼓楼、台江中心区引水方案,开展东区内河、南台岛内河生态补水工程。鉴于鼓楼、台江中心区内河水质的改善主要依靠闽江引水,受水体流动性影响很大,建议市执法局引水管理部门联合水利、防洪等各有关部门,利用闽江防洪闸门的启闭和上游引水的联合调节来优化引水方案,合理确定引水水量及其分配。对东区内河、南台岛内河,应尽快全面实施生态引水工程。

建言四:发展水上旅游交通

福州的内河水网密度高,相互交叉的内河四通八达。委员建议,可借鉴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和国内一些大城市的成功案例,利用内河相互交错的优势,在内河建设旅游码头,修坡岸,沿岸建设绿化带,向旅游开发的方向整治,把旅游与娱乐相结合,既可以分担路面交通的拥挤,也能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为城市添加更亮丽的景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