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科教文化 > 正文

被冷落的福州话,能否再迎春天?

www.fjnet.cn 2013-08-27 09:3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挖掘福州话背后的文化

如何保护福州话?专家、学者也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福州话不是依靠一个人、一本词典、教材就能解决的,关键要营造说福州话的环境。”方炳桂认为,福州话有三宝:谚语俗语、民谣、民间故事,传承福州话要用这三宝来传承。他举例,福州俗语“六月大夏热不死,七月秋烘烘死人”“疼子疼孙会有时,父母过世没办法”,非常生动,富含深厚的内涵。

卢美松告诉记者,抢救福州话首先应建立读音标准和词义解释,由古汉语专家、音韵专家编成福州话正音字典,再以此为据进行传播。字典要有字范、典章,现在市面上的字典还达不到这个要求,不能称为字典,只能算作字汇,作为一般的普及还是可以的,在主编方言字典过程中,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传授。

“保护福州话的重点并不一定是发音,而是方言中俗语、歇后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它们忠实记录了农耕时代的社会现象,没有当时的生活经验就很难体会。”唐若石举例说,福州话中称呼“楼梯”为“搭斗”、“阳光”为“日头”,其中都包含着老福州人们生活起居的元素,体现了原汁原味的福州传统文化。同时,要不断发掘福州话的美感,通过像闽剧这样的剧种作为载体来传承福州话。

雷劲的看法与唐若石如出一辙。雷劲认为,保护福州话,不只是语言问题,关键要与民俗节日结合在一起,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省语委办主任陈启文表示,今年7月,福建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已经正式启动,永久保存包含福州话在内的我省方言和口头文化。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