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记者南沙行:预购首日 上千市民争订“爱国鱼”
www.fjsen.com 2013-01-23 07:21 张志宏 马海涛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附着在船体上厚厚的寄生物,很影响船速,需要清理 【航海日记】 清理船底 渔民潜水如蛟龙 “京太渔01号”从三亚启航时,因船底长满了贝类、海草等寄生物,船速缓慢,平均航速6~7节,相当于时速10~13公里,和骑自行车差不多。在没有风浪的情况下,从三亚到美济礁只需3天3夜,扣除在西沙避风的时间,此行却花费了将近5天的时间。 目前,“京太渔01号”预计1月25日启程返航。为了保证在1月29日前抵达三亚港,就得清理船底,以减少航行的阻力。 昨日中午,船长找来两名水性好的海南籍渔民。他们带上潜水设备,拿着铁铲和菜刀,准备潜到船底进行清理。潜水设备比较简单,就是一台安装在小渔船上的小型空压机和两条50多米长的塑料管,塑料管一端连接空压机,一端连接两位渔民的呼吸管。 很快,两名渔民就像蛟龙一样,消失在海面上,随后一串串的气泡从海面下冒起来。为拍摄清理船底的画面,记者马海涛也穿上潜水设备,打了绳结从船舷爬下,潜入船底。 从水下摄影中看到,船身两侧已密密麻麻地长满贝类和海藻,有的地方甚至重重叠叠地长了很多贝壳。船长邓大瑚说,前一次的清理是在两个月前,因在三亚港抛锚近两个月,那里的水质比美济礁差,容易孳生贝类和海草。 海水很清澈,蓝蓝的、透着亮,能见度非常高。水下,两名渔民各负责一面船身的清理。他们手上拿着短柄的铁铲和菜刀,贴在船底,利用脚蹼划水控制平衡,推动身体前进。 清理工作从船后的螺旋桨开始,两名渔民娴熟地挥动铁铲,在船底来回刮动,附在船身上的贝类“哗哗”地向下落。有的贝类附着得非常结实,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刮下来。 一个多小时后,船底的寄生物基本清理干净。记者携带的压缩空气也差不多用尽了,在大伙帮助下,记者先把潜水设备提上船,然后游到停泊在一旁的“琼富华01号”的船尾,通过放下水面的软梯爬上船。 看了记者拍摄的船底清理的视频和照片后,船长很满意:“这下船底刮干净了,速度快了,及时运回‘爱国鱼’就有了保障。”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15]海都记者南沙行:今日有望起锚开赴美济礁
- [ 01-11]海都记者南沙行受困风暴 体验乡亲守礁多伟大
- [ 01-10]海都记者南沙行:风暴升级 西沙避风有惊无险
- [ 01-09]海都记者28小时长风破浪抵西沙
- [ 01-08]海都“渔家乐”记者南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