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老人瞒老伴用退休金办征婚求偶中心 免费搭鹊桥

2011-12-11 09:31  何海铭 温海龙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福州新闻网讯 10日上午8:30,66岁的退休老干部曾先生来到鼓楼区天骏小区,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内,开始了他又一天的“月老”生活。

今年7月,他悄悄取出1万多元退休金,和几名好友创办了福州民证征婚求偶中心,义务为大龄未婚、离婚和丧偶等群体搭鹊桥。开业5个多月来,前来登记的市民已有百余人,一些人通过中心觅得良缘,即将步入婚姻殿堂。

退休老人免费办婚介

简陋的办公室内,一块匾牌,一本登记簿,几张桌凳,这是民证征婚求偶中心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曾老告诉记者,茶余饭后,他经常听人谈起因求偶心切,上了一些社会婚介所当的事,于是萌生了当一名有良知“红娘”的念头。去年8月24日,本报刊登了一篇《于山婚介所变味了》的稿件,报道于山上非法婚介活动多且乱的事,更坚定了他当“红娘”的决心。创办免费的“征婚求偶中心”,就是想提供一个交友服务平台,解决未婚人士的婚姻大事。“身为退休老干部,我应该发挥一点余热。”曾老说。

背着老伴拿出退休金

万事开头难,曾老的想法首先就遭到了老伴的反对。“老伴说,有空可以去外地旅游,当什么红娘,真是吃力不讨好,瞎折腾。”曾老告诉记者。

但看到身边这么多未婚人士渴望得到美满的婚姻,曾老不顾老伴的反对,一直默默地坚持着。跑部门,做调查……经过几个月的艰辛筹备,今年7月,在另外3名退休好友的支持下,“征婚求偶中心”在天骏小区正式“诞生”。

“到现在为止,老伴还不知道中心已开业5个多月了。”曾老有些愧疚地说。原来,由于缺经费,曾老偷偷取出了自己1万多元的退休金,租下了现在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聘请了1个工作人员录入登记材料。不过,没干2个月,工作人员嫌工资低,拍屁股走人了。“现在材料都是我们几个老人用手抄写,有时大半夜醒来,我就起床抄材料了。”曾老说。

曾老拿出了一本信息册,上面显示已有百余名未婚人士在此登记。曾老说,有些人还专程从漳州和南平跑来登记。来登记的单身人士在查阅资料时,比较关注的是对方的年龄和家庭状况,包括经济收入和子女状况,而这些在信息册上都有详细记录。在中心的撮合下,一些人觅得良缘,正处于热恋当中,即将步入婚姻殿堂。

希望更多志愿者加盟

曾老透露,当前,征婚求偶中心急需建立情感数据库,使征婚求偶工作逐步系统化、规范化。

“与其他社会婚介所不同,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曾老介绍,婚姻是大事,自己给人介绍对象的方法很传统,也很简单,那就是讲究“门当户对”:年纪相当、收入相当、外形相当。

不过,记者采访得知,曾老当初拿出的1万多元退休金已所剩无几,“征婚求偶中心”的一切日常工作全靠几名退休老人打理。此外,为了能够争取社会更大的支持,老人们还要疲于“做宣传、跑部门”等。

“希望有更多的离退休老干部志愿者参与进来,一起关注单身人士,特别是单身中老年人的幸福,也希望有更多的单身中老年人能鼓起勇气,积极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曾老满怀希望地说。

采访手记:老有所为,活得精彩

怎样的老年生活方式才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呢?福州民证征婚求偶中心和福建红星艺术团的老人们分别给出了别样的阐释。

上个月,记者采访了福建红星艺术团,200多名老人把精心编排的节目送到军营、社区、校园。而福州民证征婚求偶中心的负责人曾老和他的好友,义务为“三大”群体热心奔波,牵线搭桥。

其实老年人身上还有很多潜能,也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并非退休了就老无所用。怎样使自己的第二人生充实起来?红星艺术团和征婚求偶中心的老人们告诉我们:老可以有所为,老可以活得精彩。

(福州日报记者 何海铭 温海龙/文 池远/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