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茉莉花茶获百姓名人青睐 立冬时节大众茶馆客流量攀升
| 2025-11-10 09:45:11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巧玲 我来说两句 |
立冬时节,福州街头的大众茶馆更加热闹起来。福州的大众茶馆分布于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广场等地,不仅是市民与游客品茶交流、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城市中一道温馨而独特的风景线。
黎明湖公园的大众茶馆人气旺盛。 茶馆客流量持续攀升 9日,记者在黎明湖公园的大众茶馆看到,遮阳伞下,竹桌椅前,人们围坐在一起,点上一壶热气腾腾的茉莉花茶,搭配几样精致茶点,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聊天,一坐便是大半天。 黎明湖大众茶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春秋冬季气候宜人,茶馆的环境更为舒适,越凉快人越多。周一到周五,这里的日均客流量有一两千人次,周末客流量是平时的两倍。 市民林女士说,她和3名好友经常自带茶叶来这里,茶摊不限量供应开水且不限时长,人均消费不到10元。就算点上一组平价套餐(包含茶水和茶点),人均消费也不超过25元。“如此高性价比的消费体验,怎能不让人心生欢喜?”林女士说。 “每天不到10点,茶馆便陆续有游客光临。”梁厝春伦大众茶馆的工作人员说,福州茉莉花茶香气馥郁芬芳,口感清新回甘,深受众人喜爱。立冬以来,每天到茶馆品尝茉莉花茶的顾客显著增多,经常座无虚席。游客们在街区尽情观光游玩,待疲惫感袭来,泡上一壶茉莉花茶,既能舒缓紧绷的身心,又能驱散满身的疲惫,这无疑是他们放松身心的绝佳选择。 冰心的茉莉花茶缘 普通百姓热衷品味福州茉莉花茶,福州文化名人、近当代著名作家冰心同样对它情有独钟。 冰心在《我家的茶事》中写道:“茉莉香片是福建的特产。我从小就看见我父亲喝茶的盖碗里,足足有半杯茶叶,浓得发苦。发苦的茶,我从来不敢喝。我总是先倒大半杯开水,然后从父亲的杯里,兑一点浓茶,颜色是浅黄的。那只是止渴,而不是品茗……抗战时期,我们从沦陷的北平,先到了云南,两年后又到重庆……百无聊赖之中,我一面用‘男士’的笔名,写着《关于女人》的游戏文学来挣稿费,一面沏着福建乡亲送我的茉莉香片来解渴。这时总想起我故去的祖父和父亲,而感到‘茶’的特别香冽。我虽然不敢沏得太浓,却是从那时起一直喝到现在!” 1955年12月,冰心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回福建视察。这是她时隔40多年后的首次返乡之行,也是她一生中最后一次返乡。在短短一个月的行程中,她对故乡的青山绿水、一草一木都充满无限的爱恋之情。她到过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发表了长篇散文《还乡杂记》。她说:“我故乡走的地方不多,但古迹、侨乡,到处可见,福建华侨,遍于天下。我所到过的亚、非、欧、美各国都见到辛苦创业的福建侨民,握手之余,情溢言表。在他们家里、店里,吃着福州菜,喝着茉莉花茶,使我觉得作为一个福建人是四海都有家的。” 据说,冰心晚年在门上贴有“医嘱谢客”四个大字,但她对来自故乡的人却总是“网开一面”。约定好了的,她便早早泡好茶,静静地等候;纵是没有预约而贸然上门的,如若门里的冰心听说是来自故乡的客人,也会破例接待。章武在《世纪同龄人的乡思——冰心侧影》中写道:“大门敞开着,从屋里飘来一阵我们所熟悉的香味。没错,家乡的茉莉花香!清清的,淡淡的,撩人乡思的香味啊!我们轻轻地走进了客厅……只看见一位熟悉的、慈祥的老人从八仙桌边拄着木拐杖站了起来,朗声说道:‘知道你们要来,瞧,我都沏好了家乡的茉莉花茶等着呢!’”冰心浓浓的乡情,都化在一杯茉莉花茶中。 与冰心友情深厚的老舍,同样也喜欢喝茉莉花茶。每逢去冰心家作客,老舍一进门便大声问:“客人来了,茶泡好了没有?”冰心总是不负老舍茶兴,用家乡福建盛产的茉莉香片款待老舍。浓郁的花香,让老舍啧啧称好。他们茶情至深,茶谊至浓,老舍后来曾写过一首七律赠给冰心夫妇,开头是“中年喜到故人家,挥汗频频索好茶”,怀念他们抗战时在重庆结下的茶谊。(记者 陈木易/文 石美祥/摄)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