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开展“古厝寻初心 巧手传文脉”暑期研学活动
2025-08-15 17:25:3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朱琳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8月15日讯(本网记者 陈巧玲 通讯员 林鹏群)为深化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推动非遗技艺活态传承,由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社区主办的“古厝寻初心 巧手传文脉”暑期研学活动于8月11日启幕。活动以“建筑可阅读、红色可传承、非遗可触摸”为主线,通过为期9天的沉浸式研学,带领辖区青少年在青砖灰瓦间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探源之旅。 活动合影。三坊七巷社区供图 首日活动中,青少年们踏访冰心故居、林觉民故居、中共福州市委旧址及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通过“四个一”沉浸式课程——观革命文物展、听徐琛夫妇“刑场婚礼”壮举、上“少年党课”、重温入队誓词,在斑驳的坊巷建筑中触摸福州红色脉络。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内,“革命英雄对对碰”互动游戏以趣味问答形式串联起福建子弟兵长征故事;“抗日救亡小剧场”中,孩子们化身历史角色,用沉浸式表演再现林祥谦、王荷波等革命先驱的英勇事迹,在实景教学中厚植家国情怀。 学员体验非遗项目。三坊七巷社区供图 非遗实践模块以“舌尖上的非遗”与“指尖上的非遗”双线并行:永和鱼丸店内,国家级传承人以“七分刀工、三分火候”的秘诀,带领学员制作Q弹鱼丸,讲述“一碗鱼丸团圆万家”的民俗故事;软木画工坊中,青少年以三坊七巷建筑为灵感,雕刻出融合红色元素的迷你摆件寿山石雕传习馆中,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志在秉持“以石为魂,以刀传情,七分相石三分雕刻”的心法,手把手教学生辨别田黄的温润肌理,练习薄意雕的浅刻技法,聊起“一块石头载千年文脉”的往事——从明清文人的案头清供到如今的文化使者,每道刻痕都藏着匠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理解;金鱼坊里,区级传承人带着“观色辨鳞,控温调水,七分耐心三分巧思”的诀窍,讲解“一尾金鱼跃动古今”的新篇:古法养殖技艺融入国潮设计,让这些灵动水族成了年轻人追捧的文化符号,游进了更多人的生活里。 学员合影。三坊七巷社区供图 此次研学以三坊七巷为“活态教科书”,将红色遗址与非遗工坊有机串联,让青少年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历史温度与文化厚度。 三坊七巷社区党委书记表示,社区未来将持续探索“文化+教育”融合模式,通过开发AR数字导览、非遗大师工作坊等创新载体,为青少年搭建更立体、多元的文化传承平台,让闽都文脉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彩。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