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新闻中心 > 正文

福州:公交“围”着地铁转 “混搭出行”更便捷

2025-08-06 15:36:06 作者: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陈巧玲   我来说两句

福州深入推进“两网融合”

公交“围”着地铁转 “混搭出行”更便捷

地铁接驳28号专线由凤凰池地铁站直达福州软件园。记者 石美祥 摄

早晨7点,地铁2号线洪湾站闸机口人潮涌动。上班族林女士刷卡出站后,步行50多米便坐上等候在“洪湾地铁站”公交站的100路公交车,“出地铁站就是公交站,太方便了”。

这是福州深入推进公交地铁“两网融合”的缩影。记者走访发现,为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提升换乘体验,福州交通运输部门通过车型动态调配、站点空间融合、时刻智能对齐三大创新举措,将“换乘难”痛点转化为“无缝感”体验。

车型动态调配:

车厢随客流“伸缩”

5日交通早高峰时段,一辆“地铁接驳5号专线”中巴驶入公交橘园洲港湾站,等候在此的上班族有序上车。

“这条专线连接智能产业园,园区职工从地铁桔园洲站下车,坐上专线就能直达园区门口,每次早高峰时段人特别多。”司机林师傅说,为缓解通勤压力,该线路采取“变距调度”的运营模式,平峰期采用微公交,早晚高峰时段则调整为中巴,精准匹配实时客流和地铁时刻表,“车厢不挤了,乘客的通勤体验更好,我们的压力也减少了。”

十分钟后,中巴停靠智能产业园“三环路纵一路口站”,但职工靓靓并不着急下车。她告诉记者,专线在智能产业园D区站中部设置了招手即停站,“我的公司在两个站点中间,现在车辆招手即停、响铃停靠,每次都能少走一段路”。

园区运营部负责人江女士表示,推行“大小混搭”模式后,员工普遍反映不错,既满足了高峰期集中出行需求,又节约了公共资源和公交运营成本。

站点空间融合:

出地铁站就可换乘

在地铁2号线洪湾站,市民洪先生向记者分享了他的早高峰攻略:从位于南门兜附近的家中出发,先在地铁南门兜站搭乘2号线到达洪湾站,然后在洪湾地铁站公交停靠点换乘100路,全程仅需约30分钟便可到达位于橘园创意广场的单位,与开车上班相比,通勤时间大幅缩短。

记者实地测试,从洪湾站D出口刷卡出站后,步行1分钟即可抵达洪湾地铁站公交停靠点。在这里,地铁与公交实现“同名、同点”精准衔接,不仅名字一致,位置上也几乎无偏移,导航输入时不会出现混淆跳转。“走几步就上车,还不用担心名字不一样找不到地方。”乘客吴女士说,换乘体验的流畅感明显提升。

以洪湾站为圆心,约1公里内可覆盖金山橘园洲工业园、德艺工业园、福州四中桔园洲中学等高频通勤点,并通过多条通勤快线和接驳专线串联起住宅区与核心产业带,提高通勤效率。

福州市交通运输部门表示,近年来,交通运输部门通过新增和迁改公交站点、优化停靠点等一系列措施,提升公铁换乘便利度,将地铁站打造成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微枢纽”。

优化后,主城区地铁站百米范围内公交站点覆盖率从69%提升至77.8%、50米范围内覆盖率从51.8%提升至57%,这两个距离对应着市民的换乘步行时间分别为30秒、一分钟。

时刻智能对齐:

地铁一到即乘公交

5日,在早高峰的凤凰池地铁站,记者见证了一场精准接力:8时15分,一批乘客从地铁站B出口走出,步行百米到达前方的福大北门公交站;8时20分,地铁接驳28号专线满载乘客驶向福州软件园。“每天早高峰,有5趟接驳专线通往软件园。有了地铁和接驳专线,我的通勤时间从一个半小时压缩至约50分钟,幸福感更强。”家住晋安的软件园职工小黄说。

“我们的调度系统接入地铁实时到站数据,高峰期公交发车与地铁到站保持同步,一般乘客等待5分钟内即可发车。”闽运福州公交技术负责人说。

福州软件园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以前,园区周边虽然布设了10多条公交线路,但集中于铜盘路主线,且常规班次与“朝九晚五”高峰模式错位,车辆停靠远离人流密集区,线路虽多却起不到关键作用。交通运输部门根据园区通勤特点,开通了分别从福大、屏山地铁站直达软件园的接驳专线,早晚高峰时段提前在园区待命,并和地铁运营时间无缝接驳,实现“出站即上车、离园有车候”。

目前,交通运输部门将地铁运营时刻表接入各公交企业的调度平台,推动“地铁一到即乘公交”的无缝接驳模式在40条公交线路上应用,乘客出站后3~5分钟内可接驳公交。9号、14号等接驳专线还采取高峰快线、通勤快线等运营模式,只在通勤时段或高峰期固定时间开行,实现运力和客流的精准匹配。

记者了解到,福州已累计开通27条地铁接驳专线和12条通勤快线。其中,3号、8号、17号、23号专线月均客流超3万人次。优化后的“双地铁接驳线”23号专线串联大型社区、商圈、学校、医院,日均客流约2000人次,成为“流量担当”。

家住晋安区登云山庄的江阿姨感叹道:“这一片原本没公交,以前居民大多徒步或开私家车出行,接驳9号专线开通后,搭乘公交就能到达地铁4号线三角池站,极大方便了登云四季、登云山庄以及泰康养老院的住户,我们老人家出门逛街买菜方便多了,出行半径也大了。”

灵活调配的车身、统一精准的站名、秒级响应的接驳……这些微观场景的叠加,正让“公交优先”从口号变成市民切身感受的便捷与高效。江阿姨的感叹,折射出“两网融合”的人文价值——对每一份平凡归途的全力以赴。

□记者手记

从“漫天撒网”到“量体裁衣”

换乘一直是公共交通的薄弱环节,换乘距离长、衔接慢、体验差,是不少通勤者遇到的难题。细看福州的地铁公交接驳实践,真正带来改善的,并非线路扩张,而是系统间的细节打通——车型调度更合理、站点衔接更紧凑、发车时刻更贴近实际需求……每一处微调,都是对换乘机制的持续优化。它精准刺破了以往公交规划“重线路轻衔接、重运力轻效率、重建设轻运营”的思维定式,通过精准的数据支撑、精准的资源调度、精准的部门协同,告别“漫天撒网”的粗放,转向“量体裁衣”的细腻。

站台缩短的10米路、候车节省的1分钟、车型调整后不用挤公交的“松弛感”,这些累积起来就是市民通勤路上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提升。这份“精准”之力,不仅为城市出行注入温度,也为治理现代化刻下清晰刻度。

(记者 朱榕 宋亦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