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新闻中心 > 正文

台湾姑娘龚钰婷扎根福州进行社区营造:一面锦旗见证榕台融合

2025-07-27 09:15:11 作者: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陈巧玲   我来说两句

龚钰婷(左一)在社区两岸融合交流中心和台青交流。仓山区台办供图

24日,仓山区浦江社区的台湾社区营造师龚钰婷收到一份来自台湾新北的特殊礼物——人生中第一面由台胞寄来的锦旗,上面“钰心牵两岸 婷姿暖社群”十个字温暖醒目。

送锦旗的林女士来自台湾新北,从事大健康产业。一次台办组织的榕台交流活动中,她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龚钰婷。“也许是台胞之间更容易说心里话,她说有烦恼,我就请她来社区喝茶。”龚钰婷说,当时林女士面临事业转型,想来福州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却苦于对创业政策不了解。

凭借丰富的社区经验与政策知识,龚钰婷帮助林女士对接了福州市青年创业促进会、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等多个资源渠道。很快,林女士就在福州开启新业务,项目顺利落地。

龚钰婷在台湾桃园出生,长期从事社区规划工作,曾参与宜兰几米广场、桃园观音乡等地的社区营造项目,2017年因工作来到厦门,4年后与一名福州小伙结婚,成了福州媳妇。

浦江社区是福州新兴的榕台融合社区,拥有500套台胞公租房,可容纳750名台胞。去年6月首次开放以来,该社区已入住60名在榕就业创业的台胞。去年初受聘为浦江社区台湾社区营造师以来,龚钰婷登门拜访台胞住户、积极了解台胞住户需求,接待前来参观的两岸民众,组织策划社区活动,成了社区台胞口中的“知心大姐”。无论是谁来社区咨询政策、找地方、求助,她总是笑脸相迎、耐心倾听、尽力帮助。

“在台湾,社区营造已有30多年的发展经验,我希望把这些经验带到大陆。”龚钰婷说,依托社区两岸融合交流中心平台,她陆续组织了煮拗九粥、做月饼、包粽子等活动,吸引两岸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自从来了台湾社区营造师,我们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本地居民刘颖是两岸融合交流中心的常客,只要有活动,她和家人都积极参加,也因此结识了不少台胞住户。

社区营造不仅在“家门口”进行,还延伸到“门外”。龚钰婷邀请银行、卫生院、养老院、幼儿园等走进社区,为居民提供义诊、办银行卡、康养育儿讲座等服务。榕台融合社区还建立了两岸社区居民志愿者团队,设立文艺表演、医疗卫生、交通秩序、环境保护等服务小组,让居民在服务社区中找到归属感。“要让大家把社区当家,先得让他们觉得这是家。”龚钰婷说。

“如今,走进榕台融合社区,景观更美了,环境更整洁了,闲置空间被利用起来,社区生活热闹有趣,两岸住户和谐共处,社区工作有条不紊。”谈及龚钰婷带来的变化,社区工作者郑莺由衷称赞。

“营造”社区的同时,龚钰婷也在“营造”自己的成长路径。今年9月,她将就读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进一步学习基层治理经验。“希望未来能继续扎根福建,做好我热爱的社区营造工作,把公益的种子播得更远,把社区营造成大家愿意留下的‘第一家园’。”

锦旗上的金字熠熠生辉,在龚钰婷看来,这不只是林女士个人的感谢,更是两岸情谊在基层深耕、开花结果的象征。她在朋友圈写道:“这份认可是在助力各界交流投身公益协作路上最珍贵的回响,未来继续当两岸交流的微光,为各界好朋友温暖护航。”(记者 唐蔚嫱)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