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州(新) > 区县速递 > 闽清> 正文
分享到:

荣获共青团中央表彰 闽清“税务蓝”青春力量书写新篇章

2025-07-10 15:45: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作者:陈巧玲 朱琳

东南网7月10日讯(本网记者 陈巧玲 朱琳)在近日共青团中央公布的表彰决定中,国家税务总局闽清县税务局团支部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成为全省仅有的九家、全市仅有的两家获此荣誉的团组织之一。这支平均年龄25岁的队伍如何从“新生力量”成长为“全国标杆”?

闽清县税务局团支部开展主题教育。受访者供图

政治引领:筑牢青春信仰之基

“我们通过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和强化典型示范带动等多种方式筑牢青年思想根基,在深学细悟中坚定青春信念。”闽清县税务局团支部书记黄亭雅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道。

据介绍,该支部构建“123”主题党日模式,与系统内外联学共建,取长补短;创新“党委书记领学+青年小组联学+青年个人自学”机制,开展“梅好税悦 青春当燃”青年干部学习成果分享会等主题活动,并依托红色资源组织青年干部到宁德下党乡开展“追寻总书记足迹”活动。

在强化典型示范带动方面,该支部搭建“青税讲堂”平台,开展“每日一讲”活动123场次,持续开展“奋进新征程号声更嘹亮”青年文明号开放周系列活动,面向团员和青年、纳税人缴费人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及税收政策。打造“青廉学堂”青年干部纪律教育品牌,引导青年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和法纪观念。

在理论武装方面,该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参学率达100%,实现理论学习全员覆盖,连续两年被评为“五星团支部”。

闽清县税务局乡创振兴青年志愿服务队。受访者供图

乡村振兴中的“税务蓝”:小窗口转动大民生

从田间地头到企业车间,国家税务总局闽清县税务局团支部成立的“青村年华”服务队是乡村振兴主战场上的排头兵。服务队用活乡村振兴税收服务站,建设“垄上枫桥”联络点,创立移动式“税悦工作室”。

电瓷产业是闽清县池园镇支柱产业,镇内有130余家大小电瓷企业。近年来因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人工成本上涨等问题,导致电瓷企业成本开支加大、利润空间缩小。收到企业诉求后,移动式“税悦工作室”带着“枫桥经验”走进企业:联动县委县政府,开展税政企座谈会,青年干部们将企业核心症结层层梳理;会后,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一份汇集行业困境的报告反馈省政府办公厅,成为疏通产业链痛点的关键推手。后来,省政府介入协调,对天然气价格进行了指导,以防止价格涨幅过大。

而在上莲乡设立的“垄上枫桥”联络点,则织密了服务农村的“微网格”。联络点通过热线电话、走访、座谈等形式及时收集纳税人缴费人的建议意见,依托“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质效。针对老弱病残孕等群体特殊诉求产生的争议,创新线上“枫桥经验”,线上借助电子税务局、自助办税终端等平台,线下开设办税“绿色通道”、提供“上门办”“帮跑帮办”等个性化服务,让办税半径不断趋近于零。

闽清县税务局团支部合影。受访者供图

5500小时: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在闽清县税务局团支部的“时间账本”里,超过550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背后,是本职业务与志愿服务的“化合反应”。

税收宣传月期间,身穿税收“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马甲的青年们带着政策汇编走进工业区车间;退役军人就业辅导课直播间,税务主播累计服务时长300余小时,点亮200余人的就业路;灾情突袭时,团员们冲向一线构筑“青春堤坝”;积极参与交通志愿活动、不定期下沉街道清理卫生、献血车上的无偿献血……这些“副业”,正是团员们绘就青春底色的画卷。

谈及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黄亭雅说:“团支部在收获肯定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将以此为动力,满怀热忱、踔厉奋发。”她表示,团支部将会立足税收主业与青年特色,以荣誉为起点,深化“税收+志愿”融合模式,打造税费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的标杆项目;拓展服务边界,将专业优势延伸至乡村振兴等领域,持续擦亮“青税润梅”志愿服务品牌,为服务地方发展注入青春“税”动能。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牌匾。受访者供图

标杆力量:示范效应辐射更多青年群体

近年来,闽清团县委以“活动搭台、实践赋能”为抓手,多维度发掘青年先进典型。在青年培养上,构建“理论+实践+服务”的立体培育体系,重点打造“宣传赋能、荣誉激励、发展护航”三大机制,为青年成长成才持续注入动力。闽清县税务局团支部荣获全国性荣誉,也为团县委后续推动基层团组织建设带来了新思路。

闽清团县委将以县税务局团支部为全县基层团组织标杆,全面升级青年工作体系,转化先进经验,创新“青听•闽清闽青”“青年夜校”等品牌讲好青年创业就业故事、乡村振兴故事及闽清礼乐文化故事;强化“青”字号品牌建设,依托人才政策吸引青年来梅发展;构建精准服务链,通过“青梅讲堂”提素能、“青春有约”解难题、“青春筑梦”助学业,致力将全国荣誉转化为全县青年发展的“闽清经验”,打造青年工作样板县。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