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区县速递 > 闽侯 > 正文

数字峰会“趣”闽侯!县博物馆邀您来打卡

2025-04-29 14:42:10 作者: 来源:遇见闽侯  责任编辑:张碧芳   我来说两句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4月29日至30日在福州市举行,共推出46个数字应用场景体验点,邀广大市民玩转数字福州。

作为体验点之一的闽侯县博物馆,以15个数字化场景重构文化体验,打造出一座“可触摸、可穿越、可互动”的沉浸式文化空间,让千年文脉在数字浪潮中焕发新生。

▲(闽侯县博物馆)

闽侯县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于1996年复馆,2019年新馆开馆,属国家三级馆。馆藏文物丰富,含玉石器、骨贝器、陶瓷器、金属器等,共计2058套4064件。其中,二级文物30件,三级文物706件。曾获评“2009-2019年度福建陈列展览最佳内容设计奖”及福州市“最美博物馆”称号。

数字赋能 让历史“活”起来

闽剧幻影成像、南少林咏春拳体感互动、闽侯生态百米长卷、古洋遗址智能语音讲解员、大型纱幕投影闽越京畿、八姓入闽裸眼3D沉浸室……步入博物馆,依托VR、AR、裸眼3D等前沿数字技术构建的15个数字化场景令人目不暇接。

▲(古洋遗址智能语音讲解员让群众轻松认识古洋遗址)

▲(大型纱幕投影闽越京畿)

其中,南少林咏春拳体感互动项目深受群众的喜爱。该项目采用第三代智能骨骼识别系统,实时捕捉动作并反馈评分。群众只需模仿屏幕招式,连续完成三个标准动作,即可解锁“咏春达人”“咏春学者”等趣味认证,让传统武术以“闯关游戏”的形式深入人心。

一位体验者笑称:“系统比教练还严格,但边玩边学,我已经记住了‘日字冲拳’。”

▲(群众体验南少林咏春拳体感互动项目)

移步闽剧幻影成像区,全息透明屏与动态抠像技术让虚拟戏台“活”了起来。演员的衣袂翻飞、水袖轻扬与实景舞台虚实交织,令观众仿佛置身梨园,感受婉转闽音中的闽剧魅力。

▲(闽剧幻影成像让虚拟戏台“活”了起来)

而“八姓入闽”裸眼3D沉浸室,则以三面环绕的虚拟场景还原历史迁徙,观众无需佩戴任何3D设备,便能“穿越”至千年前的闽中大地,感受文化交融的波澜壮阔。

▲(八姓入闽裸眼3D沉浸室带来震撼体验)

若想一览闽侯生态变迁,百米生态长卷是必打卡点。只见巨型屏幕如时光卷轴般展开,地质层叠、物种更替在眼前流转,闽侯1.5万年前至今的地质地貌以及生态环境的转变在此一一呈现。

有家长感慨:“孩子边看边问,比课本上的图片直观多了。”

▲(裸眼3D百米生态长卷令人叹为观止)

深度布局 让体验更多元

数字化浪潮不仅赋予历史“动态” 生命力,更让博物馆“圈粉”无数。市民林女士坦言:“以前觉得博物馆‘高冷’,现在觉得十分有趣,每次孩子来都玩得不亦乐乎。”

▲(群众游览闽侯县博物馆)

这种转变背后

是闽侯县博物馆对数字技术的深度布局

“在新馆规划之初,我们就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希望借助数字技术丰富展览形式、拓展传播渠道,提升展览的趣味性与互动性,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拉近文物与观众的距离。”县博物馆副馆长陈香透露,目前,县博物馆申报的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已成功立项,后续将对馆藏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建设藏品管理系统、网上数字博物馆,并新增文物互动魔墙、文物互动游戏、AR互动体验等展示项目,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群众驻足欣赏文物)

▲(闽侯县博物馆展厅一隅)

为确保数字峰会期间群众能拥有流畅的体验,县博物馆近日正紧锣密鼓地对馆内所有数字化设备进行检修和维保。不过,陈香也提醒:“由于部分数字化设备维修周期较长,部分体验场景暂时无法开放,还请大家谅解。”

温馨提示:

数字峰会期间,闽侯县博物馆开放时间为9:00-17:00,群众无需预约,可免费入馆参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