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福州:坊巷深处有把浪漫的油纸伞

2021-10-28 10:30:00 作者:顾伟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严磊向铜盘小学学生演示油纸伞的制作步骤。

福州晚报记者 顾伟/文 张旭阳/摄 受访者供图

断桥相会、长亭相送……油纸伞所承载的,就像那段过去时光,沾上点旧色,却在朦胧幽深的美梦中,让人柔肠百断。福州油纸伞作为福州三宝之一,距今已有逾千年历史,其制作技艺被评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日前,记者采访了福州油纸伞制作技艺传承人严磊。

相传:

王审知带来制伞工艺

在老福州人心目中,油纸伞的油纸与“有子”音相近,代表着多子多福;伞骨为竹,代表长寿,寓意节节高升;伞形为圆,寓意着幸福美满、团圆平安。

福州多烟雨,油纸伞又被称为“包袱伞”,意思是出门之人所背的包袱里常夹着一把油纸伞。在经典闽剧《贻顺哥烛蒂》中,贻顺哥外出必备的道具就有油纸伞。

《福州史志》记载,唐至五代时期,河南人王审知率兵南下入闽建立闽国,制伞工艺也由中原的江浙地区流入福州。

辉煌:

获巴拿马世博会银奖

严磊介绍,福州生产的油纸伞样式,大多来源于江浙地区的样本。清乾隆年间,福州油纸伞出口量仅次于布匹、瓷器,居第三位。清末民初,福州制伞业进入了繁荣期,全城一度有300多家制伞店,其中以中亭街上的“杨常利”伞店最为著名。

“杨常利”伞号,是福州人杨大坤创于清嘉庆年间,有人曾做过试验,“杨常利”纸伞经1170次的反复收撑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经五级逆风吹20分钟,伞柄不折、伞骨完好。1915年,“杨常利”油纸伞参加巴拿马世博会,荣获银奖。

20世纪50年代中期,福州杨常利、富贵等多家油纸伞厂进行了公私合营,成立了福州雨伞厂。福州油纸伞早先都是手工制作,1960年全国第一台自动生产油纸伞骨架的机械设备,在福州雨伞厂诞生。其后,工匠们在伞面引入油画、彩画、喷画、绢印等技术,以花鸟、山水、人物画为主,使油纸伞从生活用品演变成新颖美观的装饰品。

福州油纸伞曾大量销往日本。福州纸伞匠人与日本商人合作,开发过一种名为“蛇伞”的油纸伞,正常油纸伞伞骨为28根至32根,蛇伞则有40根至56根伞骨。

20世纪80年代,福州雨伞厂职工曾达4000多人,月产纸伞20万把,大量出口港澳地区和欧美国家。


油纸伞宣传画。

梦想:

撑起让人动情的油纸伞

戴望舒那首著名的朦胧诗《雨巷》曾因那一把如诗若梦的油纸伞,让无数中国人动情。如今一些充满憧憬的年轻人,还是梦想能撑把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寂寥的坊巷间,去相逢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因工艺讲究繁杂,年轻人不愿从业,使得曾经风靡一时的油纸伞,到了消失的边缘,先前“遍地开花”的伞厂(伞铺、作坊)已所剩无几。

严磊是位“85后”,为了传承福州油纸伞,2015年成立了福州市福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他和同伴如今时常会在博物馆、图书馆和三坊七巷、上下杭旅游景区等地,举办与油纸伞相关的公益展示活动和油纸伞DIY亲子活动,并和有关部门合作开展一系列福州油纸伞“非遗进校园”活动。

严磊希望更多人能了解福州油纸伞,热爱油纸伞文化,合力留下“油纸伞下的古典之美”。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