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赵名棋、赵其春:重振“连江狮”雄风

2021-10-09 09:02:20 作者:郑瑞洋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赵名棋(右)与赵其春正在查看做好的拉线狮。

福州晚报记者 郑瑞洋 实习生 郑颖涵 黄一睿/文 记者 石美祥/摄

“去年国庆,我们有了非遗项目传承示范基地。今年国庆也没闲着,正推动拉线狮进校园、进景区,让更多人看到‘连江狮’!”8日,省级非遗项目仁山拉线狮的传承人赵名棋说。

传承创新仁山拉线狮

在仁山文化宫舞台上,大屏幕展示着仁山拉线狮团队在上海世博会的表演。视频中,近10公斤重的大狮子在线控师的操作下随着鼓乐腾跃,同轿顶上的龙争夺灿烂夺目的龙珠。当狮子飞跃出来扑抢绣球时,突然喷出火焰形成一团火球,金光四射,场面精彩,观众掌声不断。

“不管男女老少,都爱看!”已76岁的赵名棋,讲起仁山拉线狮,双眼炯炯有神。

仁山拉线狮始于清雍正年间,是一种集舞蹈、娱乐、体育于一体的民间传统项目,象征“保平安”,通常在元宵节表演。然而,随着表演者陆续变老、离世,仁山拉线狮的传承一度“命悬一线”。幸亏赵名棋的父亲赵知德和堂伯赵唐德,寻访村中老人,按照他们的描述,才逐步恢复了这项民俗活动。“1958年,我开始学做狮子,从狮架开始做。”当时才13岁的赵名棋,展现出对仁山拉线狮的热爱与天赋。不论是制作架子、画装饰,还是练习表演,他都不知疲倦。

仁山拉线狮的传承,不能仅靠记忆和情怀,还要有创新。“以前的狮子很小,制作粗糙,鬃毛都是麻丝。”赵名棋说,经过改良,如今的狮子变大了,龙轿上的龙也漂亮起来。

由于没有现成材料,仁山拉线狮的全套——龙纹、龙鳞、鬃毛、狮形等都是由赵名棋一竹一布、一针一线、一笔一画手工制作出来的。

1992年,赵名棋带领表演团队,参加了八闽民俗绝艺大观园民俗风情表演,在南公园连演14天,这是仁山拉线狮在大舞台上的首秀。2006年,仁山村被连江县评为民间文化拉线狮之乡。

“连江狮”惊艳世博会

2010年,仁山拉线狮走向国际舞台——参加上海世博会福建表演周的表演!

赵名棋的徒弟赵其春接过接力棒,带队参演,并对拉线狮的尺寸、结构、造型、材料以及表演形式进行了完善。

“平时在村里打工,只要有表演我就上。”退伍后的赵其春出于喜爱,从修修补补学起,如今已是新的传承人,还带了五六个徒弟。

赵其春说,仁山拉线狮成了村民的乡愁。逢年过节,村民和侨胞会出资买材料,他们义务制作、表演,就是为了守护这一份宝贵的民俗遗产。

经过多方守护,仁山拉线狮开始“舞动起来”——仁山拉线狮非遗项目传承示范基地开馆;成立专门的公司,吸纳50多人;制作并试演新版的“双狮夺珠”;开通了抖音和快手等账号积极传播;计划和福州理工学院、连江各大景区开展合作。

赵名棋、赵其春师徒希望,拉线狮能将仁山村的旅游业带动起来,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