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林金松:十九年如一日 只为心中那片海

2019-08-16 06:54:07 林瑞琪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黄岐半岛有个坚持清理海漂垃圾的“背篓哥”——

林金松:十九年如一日 只为心中那片海

林金松:十九年如一日 只为心中那片海

林金松背着背篓在海滩上捡海漂垃圾。

福州日报记者 林瑞琪 实习生 苏怡莲

弯腰、捡起垃圾、放到身后的背篓……在连江县黄岐镇,这位常年行走在黄岐半岛海滩上清理海漂垃圾的“背篓哥”,对于当地村民而言都不陌生。“背篓哥”名叫林金松,是连江县黄岐四海环保志愿服务队的创始人。19年来,不论严冬酷暑,他都坚持在海漂垃圾清理一线,号召更多人加入环保行列。这一切,正如他的微信个性签名所说的:只为了心中那片海。

还原幼时“那片海” 背上背篓开启环保路

对于自幼在黄岐半岛长大的林金松而言,儿时的那片海是他难以忘怀的记忆:“那时候的海滩干净柔软,海水很蓝。夏夜,我常从家里弄一张草席铺在沙滩,躺在上面入睡。”

然而,随着养殖业、捕捞业等的快速发展以及陆源污染加剧,黄岐半岛附近海域的塑料袋、泡沫等海漂垃圾逐渐增多,海滨环境不断受到破坏。上世纪90年代进城务工的林金松每次回家,都会看到海边环境进一步恶化。当他带着女儿到沙滩游玩时,记忆中的海滩已面目全非。

“希望下一代也能看见干净、美丽的海,希望幼时的海滩美景不仅仅成为回忆,我必须要做点什么。”抱着这样的想法,2000年,林金松背起背篓,走上沙滩,靠着一双手开启了他的环保之路。

早期,他将红石山沙滩、赤澳沙滩作为与海漂垃圾作战的“主战场”,常在下午下班后独自到海滩进行清理,一直到夜幕降临才回家。每装满一篓垃圾,都要花半小时从沙滩走到附近可以倒垃圾的地方,然后再回到沙滩继续捡,如此往复。

“你做这件事有报酬吗?”“这是你的本职工作吗?”一开始,林金松清理海漂垃圾的工作并没有得到周边村民的理解,村民们更是把海边当作“公用垃圾桶”,随意扔垃圾。

每当碰上这样的情况,林金松都会上前劝说,清理海漂垃圾的行动也从来没有因为不被理解而中断。随着他日复一日的坚持与海滩面貌一点一点的改变,越来越多村民开始向这位海边的“常客”表达了支持和感谢,并渐渐培养起了不乱丢垃圾的生活习惯。

如果得空,林金松每周还会到黄岐半岛的各个海滩逛逛。发现企业或村居有随意倾倒垃圾的行为,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反映,他因此“树敌”不少,遭遇过被恐吓、被辱骂的情况。对此他笑道:“能对环境改善有所帮助,没关系。”

组建志愿服务队 让更多海滩“净美蓝”

“在那么大的海滩捡海漂垃圾,常感觉自己像是愚公移山。”一直以来,林金松都力所能及地做好海洋环保工作,但他也深知,做好这件事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更多人参与。

2017年4月,林金松结束十余年的“单打独斗”,建立了四海环保志愿者服务队,队伍从最初的40多人发展到现今的两百多号人,举办了至少50场环保活动。林金松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沿路几家商铺、饭馆的老板也都是服务队的一员,在工作之余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正是有了他们的共同支持,在黄岐半岛,越来越多“脏乱差”的海滩一点一点恢复了昔日“净美蓝”的面貌。

今年6月,在赤澳沙滩,志愿服务队组织当地志愿者和村民近20人,一同参与第二十二期“蓝海环保行动”。当天,大伙合力清理了约500平方米面积的海滩,清理了75袋共1400多公斤海洋垃圾。

其间,不乏“好心”村民前来劝说:每天都有这么多海漂垃圾,捡都捡不完,等北风天气来了,自然就漂到别处去了,何必冒酷暑费这功夫。“大海是相连相通的,我们每个人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再让这些垃圾在海里漂来漂去,海洋环境是会改善的。”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林金松和服务队的成员们在环保路上越走越远。

据介绍,“蓝海环保行动”活动至今已经举办24期,清理垃圾上万公斤,成员们也一直身体力行地宣传海洋环保,走进大街小巷发放宣传单、拉横幅、发放环保购物袋。此外,团队还积极同与黄岐半岛一衣带水的马祖开展合作,交流、借鉴当地处理海漂垃圾的经验,组织志愿者赴马祖参与净滩活动,并邀请马祖志愿者来到黄岐,共同推动环马祖澳海洋生态保护行动开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