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米长龙窑落户闽清海丝精灵谷 市民参与制瓷全程
2019-04-04 07:24:48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培欣 我来说两句 |
点火仪式。 福州日报记者 阮冠达/文 池远/摄 产自闽清东桥各地的义窑瓷器,曾借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中外。绵延二十多公里的百余座古窑遗址更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源头”的重要历史见证。由于种种原因,义窑的制瓷技艺已失传近800年。挖掘传统制瓷技艺,成为众多制瓷爱好者的共同心愿。 3日,“复燃千年窑火再现海丝文化”新闻发布会在海丝精灵谷举行。记者自会上获悉,一条全新的35米长的龙窑已经落户精灵谷。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市民将有机会亲自体验彩绘、烧窑、开窑的全过程。 35米长龙窑落户海丝精灵谷 洁白的瓷盘,青色的瓷碗……发布会上,一件件古朴精致的古瓷甫一亮相,便吸引了到场来宾的目光。历经近千年,但展出的13件古瓷依然光泽充盈,展现了先民精湛的制瓷工艺。据悉,这些海丝古瓷均为收藏家提供,活动期间将在景区的文创区展出。 “通过这些展出的瓷器,就能一睹当年义窑陶瓷的风采。”市陶瓷艺术研究会会长卢佳伦介绍,历史上,义窑瓷不但种类丰富,工艺也十分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种类上,瓷壶、瓷碗、瓷盆等应有尽有,同时装饰手法多样,纹饰精美,带有很强的工艺性色彩”。 令卢佳伦更为欣喜的是园区内新建的、长达35米长的龙窑。记者在现场看到,长长的龙窑顺着山坡搭建,远远望去犹如长龙伏地。龙窑两侧修有楼梯,每隔一段筑有窑门。 “义窑现在已经被列为保护区,但沉睡的窑址需要真正的活起来。”卢佳伦表示,景区非但没有让古窑遗址受到任何破坏,还在比邻古窑遗址的空地上建造了新龙窑,完整地展示出义窑的风貌,并邀请市民游客参与其中,令他十分惊喜。“大众对陶瓷烧制的过程往往缺乏了解,帮助他们完整地参与制瓷过程,了解工序,也能加深大众对闽清传统陶瓷产业的认识。” “这次活动既让世人更好地了解了闽清源远流长的海丝文化与陶瓷文化,也充分展现了闽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与旅游成功融合的风采。”闽清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丝精灵谷的文创定位,充分展现了文化与旅游的成功融合,一方面为闽清高质、快速发展注入动力,助力闽清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进一步奠定闽清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文旅融合方面的表率作用。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