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千伏变电站。 福州日报记者 孙漫 见习记者 林瑞琪 通讯员 林丽娜 王山林 孟冬昵 从每家每户备着煤油灯、蜡烛以备停电之需,到如今夜幕降临后璀璨的万家灯火;从用电高峰时工厂只能“停二开五”的窘境,到如今源源不断的电力动能……改革开放40年,伴着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福州电网建设也同频共振。随着一座座变电设施在城市各角落安家,一股股强劲电能也让榕城从灯火阑珊变得“星光璀璨” 。 记者昨日从国网福州供电公司获悉,40年间,我市已拥有220千伏变电站38 座,110千伏变电站144座,35千伏变电站36座,一张坚强智能电网正为幸福榕城全面护航。 “一代”变电站: 建起枢纽打牢基础 成套的大型户外设备整齐矗立,为鼓楼区西北部的稳定供电日夜驻守。在该公司运检部变电运维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西郊变电站。这是福州地区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上世纪50年代初就驻扎于此。历经60多年风雨,它见证了福州电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1977年10月,220千伏东郊变电站投产送电。作为我省首座220千伏变电站,它是福州电网升级的一个里程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作为福州城唯一的一座枢纽变电站,东郊变承担着城内三分之二左右的供电负荷。“1978年,福州供电区仅有东郊变1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21座35千伏变电站,售电量仅6.3673亿千瓦时,还不及现在一家大企业的用电量。”原福州电业局变电部主任,东郊变第5任站长林敦敏说,“一枝独秀”的供电局面,也让城市发展颇为受限。 时任福州电业局调度所主任林向阳回忆,改革开放初期的福州,电网薄弱,用电紧张,随着工业企业的兴起,用电量缺口一度达10%左右。“那时多家用户合用一个三五安培的电表,家里只有白炽灯、黑白电视机等电器,还常感到电力不足。煤油灯、蜡烛都得常备,就怕突然停电。” |
相关阅读:
- [ 12-10]福建广电网络集团举办纪念“12.5国际志愿者日”无偿献血活动
- [ 12-10]福清召开电网建设暨安全用电动员部署会
- [ 12-03]全省广电网络系统优质服务示范月暨福建省广场舞大赛颁奖仪式举行
- [ 11-28]莆田电网又添“大动脉”——220千伏湄栖Ⅰ路线路成功启动送电
- [ 11-24]世界海拔最高最复杂电网工程投运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