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福高与十六中联办初中 老八所复办初中有2种模式

2018-06-14 08:40:10 安梓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福高与十六中联办初中 老八所复办初中有2种模式

3月,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组建不到半年、以十六中输送的生源为主力的福州高级中学女排喜获亚军。资料图

福州晚报记者 安梓/文 叶诚/摄

继2017年9月福州十九中正式加挂“福州三中初中部”校牌之后,备受关注的我市普高“老八所”一级达标校复办初中校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据悉,本周一,市教育局已通过福州高级中学与福州十六中联办方案,十六中加挂“福州高级中学联办初中”的校牌。

福高校长、正高级教师骆志煌表示,福高将从师资、学科竞赛、体艺特长发展等方面,全方位为十六中学子提供更多资源。至此,福州普高“老八所”一级达标校已有半数有了初中办学支持。

福高和十六中联办,两校有地缘之便——一个在烟台山山顶,一个在烟台山山麓的麦园路上。两校更有历史文化上的共通之处——福高前身是创办于1881年的鹤龄英华书院,十六中前身是创办于1859年的私立毓英女子初级中学,这可算是两所百年老校的“握手言欢”。

“老八所”复办初中

有两种模式

先来梳理一下往事。1998年,省教育厅发文,鼓励全省的一级达标校初高中分设。当年,福州一中、师大附中、福州三中等8所一级达标校(简称“老八所”)全部实行了初高中分设。

一级达标校初高中分设后,优质高中的办学资源都翻了一番以上,分设前“老八所”招生规模一般在6个班左右,如今都在12个班以上。

随着我市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初高中如何往更优质的方向提升,这又成了一个新课题。当时,连续几年,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屡有议案提案,建议一级达标校复办初中,理由是初高中分设不利于初高中教育的衔接。同时,一级达标校也不断向外扩展,原来的几所老牌二级达标校如屏东中学、福州外国语学校、师大二附中、福州十八中都已成长为新的省一级达标高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八所”复办初中成为可能。

2007年,福州一中首先复办初中。2013年,福州八中复办初中。两所复办初中的一级达标校,很快带动了对口小学的发展,原本属于薄弱校的井大小学、国货路小学,也一跃成为热点小学。福州三中成为第三所恢复初中办学的一级达标校,采取的则是福州十九中加挂“福州三中初中部”校牌模式。

骆志煌认为,初高中全面衔接,实行“六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应将于2018年秋季启动的新高考改革,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早在2012年,市教育局就在三中和十九中、福高和十六中之间开展紧密型协作办学试点,采取人员互派、教研互动等初高中教育教学体系自然衔接模式。因此骆志煌和十六中校长丁耀星认为,此次两校联办是水到渠成。

初高中联办

中考能直升吗?

家长们最关注的是初高中联办后,孩子们会如何受益?中考能直升吗?

据记者了解,从一中、八中、三中初高中联办后的情况看,一中、八中的高中部和初中部大循环是常态;三中和十九中更加统筹安排两校教师教学工作,深入加强学科教研组的教研交流、资源共享。从目前的中考形式看,暂时无法实现无条件直升模式,但各校的初中部都为各自的高中部输送了大批优质生源。

丁耀星告诉记者,十六中是省排球传统校。2016年,学校男、女排球队双双荣获市初中排球赛冠军,男排九连冠,女排十五连冠。2017年开始,福高启动“排球专项生”招生,通过自主招生招收主要来自十六中的女排生源。2018年3月,在市第55届中学生运动会排球锦标赛上,组建不到半年、以十六中输送的生源为主力的福高女排喜获亚军。除此之外,福高前不久成为全省第一所福建师大协同教育创新基地校,各学科的雄厚师资将为十六中启动初中各学科竞赛、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继福高和十六中联办之后,我市余下的“老八所”还会迈出这个步伐吗?

前不久,福州四中校长连仁昌已明确向记者表示了将探索和四中邻近的福州十四中联办的模式;福州二中校长王洪泠则透露学校早有和杨桥中学合作之意,但双方尚未进行正式接触。福州格致中学在新的教学楼落成后,也透露复办初中部计划。目前仅有师大附中没有透露任何复办初中部的意向,与附中形成最紧密办学关系的是私立名校时代中学。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