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抖起满满一盆荔枝肉,没绝活可不行 东南网7月4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朱丽萍 黄孔瑜 文/图)“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这句妇孺皆知的诗句,道出了闽菜首席名品“佛跳墙”蜚声中外的真谛。在福州,每逢结婚、建房等大喜事,不少人喜欢请个闽菜家厨,在家大摆宴席。 坛启荤香飘四邻 福州青口镇溪东村方家的儿子结婚了,闽菜家厨林钦俊一行凌晨4点起床,准备好办喜宴的锅碗瓢盆等家什就出发了。到达方家院子时,还不到凌晨5点,大家分工明确,开始准备舌尖上的盛宴。 这边一位小工手拿刷子娴熟地刷洗螃蟹,那边两位厨师熟练地将螃蟹切块;而在院子的一角,主厨林钦俊熟练地撩起几勺油倒入锅内,待油滚烫后,迅速将已切好并调味、呈麻将状的瘦肉以及槟榔芋等“派头”倒入锅内。 高高的蒸笼吐着热气,将诱人的香气送进大家的鼻孔 炸熟后,厨师将这些“派头”倒入大盆,另一位师傅迅速浇上由糖、醋、酱油、胡椒粉调制的汤料。在油与汤料交织下,肉香四溢。“做荔枝肉要用小火将肉炸熟,再浇上汤汁,目的是让肉既脆又酥。” 当天方家要办的酒席是1400元一桌,共20桌,每桌要求上20道菜。12点,林钦俊没有辜负东家所托,五味海蜇头、青蒸龙虾、红烧大鲍鱼、佛跳墙、荔枝肉……一道道闽菜佳肴陆续出炉。 林钦俊说,在民间家厨名声很重要,关键是原材料的质量和厨师的炒菜功底。大家只认谁煮的东西好吃,村民之间口口相传,有口碑不愁没生意。 厨师在大锅前做鱼滑汤 家厨出手样样行 “我刚做家厨那会儿,鸡鸭鱼肉就算上等菜了。现在排场越来越大,鲍鱼、龙虾等都上家宴了。”77岁高龄的闽菜家厨林兆晃,从12岁开始就在闽侯尚干的玉春亭酒楼当堂倌(相当于现在的服务员),第一年当学徒白干,第二年老板给他做了一身新衣衫,第三年一年工资5元。 林兆晃回忆半世纪前当家厨的情景:当时的荔枝肉等菜一碗一律1.2元,猪肉可以做出20多道菜;一桌宴席仅12.5元,有“8大碗,4大缸,4小碟”,8大碗主要有糟鱼、荔枝肉、炒肉片、炒蟹、蛏抱蛋、香油虾、糟螺片;4大缸是大杂烩、七星鱼丸、太平燕、肉羹或鱼羹;4小碟主要是甜品或者时令菜。 大厨将滚烫的调料迅速浇到龙虾上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家厨一天的工资是0.6元;70年代,宴席一桌是35元,家厨工钱一天涨到了1.5元;到了七八十年代,婚宴头一天家厨要做千层糕、桂花酥、菜头饼等点心,当时一桌300元已经是高档菜了,家厨一天的工钱是4-5元;现在家厨主厨日薪普遍是400元。 热闹的乡村酒席开始了 |
相关阅读:
- [ 01-24]福州酒楼宴席已排到2月初 一场尾牙宴满桌是剩菜
- [ 06-25]知情人透露王林今年回芦溪多次 曾在家摆宴席
- [ 05-31]漳州开展“餐桌安全保卫战” 指导农村自办宴席
- [ 04-28]落水女子全家21人抵厦谢恩 救人老兵摆宴席接风
- [ 04-15]新北大道公祭典宴席有创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