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夏玉(中)、陈秀珍(左)、陈秀兰(右)联袂表演。资料图片 喜娘是婚礼现场的“逗哏” 福州人的婚礼如没邀请喜娘来撑场,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在福州人婚礼现场,喜娘好比相声中的“逗哏”,在场的宾客不自觉地为其叫“好啊”,似是在为喜娘“捧哏”。 陈秀珍介绍,现在新人大都是自由恋爱,因而喜娘工作没有过去那么繁琐了,部分乡镇人家,会要喜娘带着新人“游街”,沿途喝彩或唱一些传统喜诗、歌谣,来烘托喜庆的气氛。 随机说上几段押韵的吉祥话是喜娘的基本功。陈秀兰认为:“如今的喜娘要学会向新人灌输‘心灵鸡汤’,努力将‘感恩’‘敬老’‘和谐’等元素融入吉祥话中,这样不仅新人开心,家里长辈也高兴。” 喜娘文化传承更具操作性 从央视一套《梦想合唱团》节目中为主持人董卿“办婚礼”,到亮相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再与郭德纲在江苏卫视《非常了得》中面对面过招……这些年,“陈氏三姐妹”利用各种机会,在全国各媒体平台宣传福州的喜娘文化。她们还到江夏学院等高校,为大学生办讲座,邀请在校大学生参与喜娘文化的实践。 陈夏玉介绍,之前“伴房嬷”各说各的话,没有规范的流程。福州喜娘协会近期在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喜娘(闽侯)主持婚礼的十二大流程,这其中包括布置喜堂、迎娶新娘、登门接亲、新娘进门、捧进斗丁、喜童滚床、拜堂成亲、拜见仪式、十碗礼仪、添丁开桶、大摆喜宴、洞房花烛等十二个环节,使喜娘文化传承更具操作性。 采访过程中,记者获悉,由“陈氏三姐妹”牵头打造的喜娘习俗非遗馆,近期可向市民公开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