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分散式产权 商场经营越发不易 大洋百货东街店1~3 层可能闭馆,这不论是对商家,还是对消费者,都是一个爆炸性消息。 大洋百货集团出身“显赫”,万达集团曾是它的股东,王健林曾是它的法人、董事长。作为大洋百货的全国首店, 大洋百货东街店2002年进驻福州八一七路,与东百隔街相望,迄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 在最巅峰时期,大洋百货凭借着在美妆、女装等产品线的优势一度领衔福州百货业态↓↓↓ ●2002年9月,位于东街口的大洋百货流行馆开馆,是福州首个“流行百货”概念倡导者。 ●2012年,其在福州百货业的市场占有率高达50%左右。 ●大洋百货之后的发展势如破竹,并于2012年6月在中国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时在全国15家门店中,福州一城就独占4家。 记者从业内获悉,产权分散的销售型商业,由于其本质上业权大于经营权,两者之间很容易因为利益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的结果是项目经营不可持续。 如今,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和习惯的改变,加上受电商冲击和新冠疫情的深远影响,分散型产权商场的运营受到极大挑战。 传统百货商场业态迟暮 正悉数转变 调整、升级和转型,无疑成为传统线下商业存活下来的必由之路。 例如,应对压力,东百对东百元洪店、东百和东方百货东街店大刀阔斧进行了调改,特别是承包了南街项目(现东百中心C馆)之后,向“超级百货”转型,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融合百货商场和购物休闲街区的商业体,东百爱琴海店则选择了与购物中心无界融合。 目前,竞争奢侈品市场的商场正在迅速增加,除了东百中心、东二环泰禾之外,苏宁广场A区和华润万象城也是势在必得,且后两家已分别进入开业倒计时。 “随着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新零售不断崛起,大型商业综合体不断增多,竞争加剧,实体百货商家必须要改变,如走差异化、多业态融合等创新之路,只有积极改造与调整、适应市场变化的百货店,销售额才会稳步增长,否则很难再聚集流量。”福州资深财经媒体人王烽表示,如今,福州商业 正从传统百货迈向购物中心、综合体时代,核心商圈和次级商圈遍地开花,社区型小而美的商业也开始不断涌现。如果不能适应这样的转变,传统百货在市场竞争中走向闭店的终局难以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