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古城遗址公园成为市民游览新去处。 福州晚报记者 管澍/文 林双伟/摄 福州,闽越国古都,别称“榕城”,依山傍海,历史上经历了六次建拓城,最终形成了“三山鼎立,两塔对峙”的城市格局,保留了一条沿鼓屏路、八一七路,穿过浩荡的闽江,最终直达烟台山的福州历史文脉中轴线。 2021年春节前,这条中轴线上多了许多新风景、新气象,新店古城遗址公园、冶山春秋园、林觉民·冰心故居、福州市非遗展示馆、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纷纷上“新”。这座拥有2000多年建城史和7000多年文明史的闽都老城焕发了新的生机。 历史文脉中轴线 有望延长至10公里 2月4日,新店古城遗址公园一期项目建成,共设有七个功能分区、30处景点,实现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城乡面貌品质“两个新提升”。 经考古和文物专家确认,在新店古城遗址发掘的城墙中有明显挖基槽迹象,城墙夯土样本经美国贝塔实验室C14检测,其年代距今约2350年。也就是说,福州的建城史有望被推前150年。 众所周知,福州历史文脉中轴线自镇海楼沿鼓屏路、八一七路,经过三坊七巷、上下杭,过闽江一直到烟台山。有学者认为,新店古城遗址的考古新发现,有望将这条6.6公里的历史文脉中轴线向北延伸约3.5公里,令福州的历史文脉中轴线达到10公里。 春节期间,新店古城遗址公园“闽风越韵”展示馆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服务市民。线上:市民通过“云游闽越”720°VR有声小程序,可随时随地“云上”逛新店古城遗址公园;线下:2月14日与2月17日的15:00~17:00开放两个讲解专场。 冶山春秋园 蕴藏闽越文化DNA 2月5日,福州冶山春秋园正式开园。冶山春秋园规划设计三个功能片区,即遗址考古发掘区、冶山欧冶池核心保护区和遗址博物馆区,充分展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内涵。 冶山春秋园内的剑光亭、喜雨轩、泉山摩崖题刻、仁寿堂得到修缮,天泉池、辛夷塘等历史记载点重现,唐代马球场遗址得以展示。冶山春秋园重现了冶山在汉、唐、宋、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风貌,展示了福州作为闽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发展与变迁,像一座城市历史文化露天博物馆,蕴藏着闽越文化的DNA。 春节期间,冶山春秋园仅仁寿堂除夕下午提前闭馆。市民可乘地铁1号线在屏山站下车,或乘公交车至屏山站下车,前往冶山春秋园游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