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新闽清!细数闽清人的“幸福时刻”

来源:福州日报 | 作者: | 时间:2020-12-28

张怡泞小朋友,原来在闽清渡口小学上学,现在就读于闽清县第三实验小学。作为首批入驻的学生,每当跟其他小朋友说起新学校,她的言语之间满是自豪与幸福:“我们刚搬进新校区时,课间都不敢出去玩,怕迷路了!

在孩子们眼里最大的改变就是校园环境但在大人们眼中闽清近年来的改变远不止这些。

近年来,闽清铆着“梅花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大城关” 建设,聚焦民生改善,谋划和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出了自己的幸福之路,实现“梅溪时代”向“闽江时代”“海洋时代”迈进,全面融入福州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幸福新闽清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坚定。

今天就一起来看看闽清人都有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时刻”。

幸福之一学校变新了 还有儿童图书馆

张怡泞眼中的大美学校有多大多美?

闽清县第三实验小学,2019年8月正式招生,该校用地面积27561㎡,总建筑面积为20836.81㎡,覆盖二万多人口,满足1650名学生入学。这里有教学综合楼(二栋)、小学教学楼(二栋)、艺体馆、综合楼、体育活动室、科技活动室、能容纳800多人的大礼堂、心理咨询室、电教器械室等公共教学用房,还建设有2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和人防地下室等配套设施……搬进新校区时张怡泞和同学们惊呼“跟旧学校比,天壤之别啊”。

作为闽清目前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学校,学校还配有专门的儿童图书馆,里面的图书相当丰富。

“十三五”期间闽清新增公办幼儿园9所、中小学2所、特殊学校1所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教育教学环境不断改善、学前教育向公益普惠不断迈进。

幸福之二医疗服务大升级 看病不再难

在福州市区生活了十几年的阮先生最近把医保账户迁回老家闽清他老家家门口就是闽清县医院他说家乡的医疗条件一点不比福州大医院差就诊开药还不用排队“我有糖尿病,在闽清申请特殊病种,流程简化、服务贴心,跑一次就搞定,把医保迁回来一劳永逸。”

急诊楼、门诊楼、救护车……所有设备设施一应俱全,极大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就医就诊。“十三五”期间,闽清新建成县医院、六都医院病房大楼、县中医院新区及东桥120急救中心,改造提升6所乡镇卫生院,新改建131家村卫生所。

今年4月,闽清县还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250个卫生所医保开通……这些遍布城乡的医疗机构,为当地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image.png

闽江(闽清段)两岸风光秀丽。 李乾浩/摄

幸福之三新城展宏图 老城换新颜

深入推进“大城关”战略,坚持一手抓新城建设,一手抓老城改造,闽清城区框架拉大了,经过“十三五”发展建设,梅溪新城已投入30多亿元建成了“两校一场一中心”和县中医院、梅溪卫生院、科技馆、体育馆、游泳馆、公交总站等“十大配套工程”,梅溪新城宜居之城雏形基本形成。

闽清县旧城改造投入重金,按照“依山就势、显山露水、回归自然”和“拆改留建管”原则,完成解放大街、进城路等主要地段、重要节点建筑立面改造,改造面积约30万平方米,实施洋桃片区、猴山片区、南山片区等旧改项目。实施了解放大街、天行大街、南北大街、溪滨路等路面改造工程新建了理想湾红线外人行步道、城关小学人行天桥、实验小学人行天桥等工程项目实现城市主次干道全面完成白改黑改造。全力实施城区夜景灯光、灯饰工程建设,完成“一江、一溪、两城、五街、七公园”的城市夜景灯光提升改造,完成路灯智能控制改造,打造更加靓丽的城市夜色景观。建成了梅城印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一期,生态公园、休闲步道“遍地开花”,城市颜值与宜居指数节节攀升。

幸福之四交通路网不断完善 百姓出行更便捷

“十三五”期间闽清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交通路网体系城市道路更加畅通,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推进43个交通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40.39亿元,建成国省干线梅溪渡口,至云龙段公路工程等21个项目113公里。其中,2019年9月梅溪新城至省璜的,横五联一线“大通道”建成通车,极大缩短了梅溪新城至云龙、白樟、坂东、三溪、塔庄、省璜及周边乡镇的空间距离。让沿线群众融入新城半小时生活圈。

完成国道316线闽清段“白改黑”主体工程沥青路面摊铺部分建成梅溪新城公交总站、闽清高铁北站枢纽中心及30个公交候车亭,推进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发展,通过整合县域交通运输资源促进县域运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群众出行不畅的问题实现公共交通的便民普惠目前已顺利完成一阶段工作,此外建立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体系获评福建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荣誉称号。

幸福之五农业持续增效 农民腰包更鼓了

围绕省定农产品主产区定位闽清以加快构建“633N”特色农业体系为抓手,多措并举做好“农业+”文章,重点打造“6个万亩”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大产业园”和“三大中心”,全面推进“五小”特色农业项目遍地开花。

粮食生产持续向好,五年来累计完成粮食播种任务66.4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52.19万吨,划定稻生产功能区总面积150060亩,于2020年10月通过国家级验收,粮食优质化和单产得到持续提升;

畜禽、水产养殖业平稳发展,6个畜禽主导品种得到推广应用蔬菜、水果、茶叶等优质农特产品种类丰富、供应充裕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提起闽清,大家都会想到有名的闽清橄榄,作为“中国橄榄第一镇”的梅溪镇橄榄种植历史由来已久,梅溪镇白河江自然村被誉为“中国橄榄第一村”。2019年,梅溪镇农业经济总收入达8.1亿元,橄榄产业链产值达6.5亿元,占比80%,全镇种植橄榄面积达2.52万亩,产量近1万吨,产值达2.82亿元。

闽清还有著名的茶口粉干,其制作技艺是从南宋嘉定年间传承下来的在茶口村不断演变、成熟,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茶口粉干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闽清茶口粉干制作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闽清县有福建茶粉粉干有限公司等3家机械化生产企业、,250多家加工专业户生产“茶口粉干”,年产量达2万吨左右产值达2亿元,产品远销美国、东南亚等地区,目前已经让周边几百户人,因此获得稳定收入。

幸福之六农村环境越来越美 白鹭也回来了

闽清是山区县“八山一水一分田”,闽清最大的发展优势是绿色生态,所以最大的发展空间也是广袤农村 。“十三五”期间,闽清“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幸福新农村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笃定。

闽清塔庄坪街村支委俞桂钰早年一直在外地打工,“自然而然就想留在家乡,以前是在外面打工蛮辛苦的,现在家乡变化日新月异,在家乡工作,还能顾家,节奏慢,压力小,空气好。”

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塔庄镇坪街村深谙其道。只见这里村道干净整洁,道路旁、农房边的菜园、田地,也都用竹篱笆围了起来,颇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感,紧邻梅溪的溪岸田园也已被打造成景观公园并建设了田园木栈道、八角亭、鼠船码头主题景观池等设施。

还有位于省璜镇前峰村的新晋网红3D桥,经常有很多城里人在这里打卡!如今走在闽清各个乡村街头,到处都能感受到这种蜕变,而这些都是闽清“六清六美”成果的缩影。

接下来,闽清将聚焦“强旅游”打造知名的“全福游 有全福”特色旅游“目的地”,聚焦“强乡村”,争当福州特色现代农业的“排头兵”打造福州乡村振兴的“新典范”。

幸福之七城乡居民持续增收 贫困户全面脱贫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闽清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18455元,相较2016年8100元实现翻番。

得益于闽清县首推首创的“家”字工作法,脱贫户信心更足,脱贫质量更有保障。该项工作法已入选全国精准脱贫示范案例,实行一周一家访、一月住一天、一月一汇总、一月一推进等制度,让帮扶责任人身份向家人、亲人身份转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十三五”期间闽清县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6年至2019年,闽清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168元增加至16101元,比增32%;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面提升,2018年全县75个“空壳村”如期摘帽,2019年全县271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高于5万元;2020年,27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已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65个村达到20万元以上……

到“十四五”末,闽清将努力实现GDP突破600亿元大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3万元,让县域经济更加壮大,让老百姓的钱包变得更鼓,让人民生活品质更上一个台阶。

幸福之八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十三五”以来,闽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2019年闽清连续两年被评为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工业质量实现新提升,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2020年规上工业产值预计达245亿元。

长期以来,闽清县的工业产业主要以陶瓷产业为主。目前,闽清县建陶超亿元产值企业有25家,其中超2亿元产值的企业有13家,目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商标2件、省名牌产品4个、市产品质量奖1个。建陶产品也从单一走向系列化由低档迈向中高档,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闽清陶瓷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全县电瓷企业达218家,池园镇成为全省电瓷第一镇,形成集生产、加工、装配为一体的产业链。2020年电瓷超亿元10家,已有100多种产品通过3C、QC和国际电工委、美国UL、意大利IEC、荷兰K码等质量认证。

此外,建筑业持续做大做强2020年全县建筑企业总数达310家,其中总承包一级以上资质企业30家、特级企业1家。2020年预计完成建筑业产值850亿元以上进一步打响“建筑之乡”品牌,努力实现“建筑大县”向“建筑强县”跨越。“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是闽清“十四五”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园区建设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

加快闽清经济开发区、白金工业园、中建绿色建筑产业园、闽清智慧总部创新园“一区三园”标准化建设力争到2022年“三园”产值分别突破200亿、50亿元、1000亿元打造福州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

上面的“幸福时刻”只是千千万万闽清人生产生活中的一个缩影

展望“十四五”,闽清县将按照党中央指明的方向和省市委的正确领导,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在发展中促转变,以转变促发展,落实好“三大三强”战略目标,实施好十一大工程,全面融入福州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新篇待启。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共福州市委网信办和福州日报社联合主办“有福之州 幸福花开”——福州市“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融媒体宣传活动,多角度展示福州市及各县区“十三五”建设成就;全面展示全市各地各部门科学谋划“十四五”,只争朝夕、干事创业的新作为新担当。(林瑞琪 林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