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后的白湖亭河,全线铺就生态驳岸。 福州日报记者 孙漫 莫思予 见习记者 林里/文 记者 叶义斌/摄 从黑色“墨带”,到敞亮新河,再到生态绿带,仓山龙津阳岐片区水系白湖亭河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全线截污系统已搭建完成,生态修复、景观等扫尾施工全面铺开。 聚合力 水系治理加速度 河道被违建侵占,施工面狭窄,工期压缩……回想进场初期,白湖亭河整治面临的一个个难题,施工单位北京市市政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马志宁感叹:“正是各单位和部门劲往一处使,才迅速攻克这些难题。” 拆迁腾地是水系治理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沿河房子众多,甚至有建在河道上的。”让马志宁感到惊讶的是,159座涉迁房屋,仓山区只用了1个月出头就完成签约,为治理打开了良好工作面。今年7月,仓山区还提前启动郭宅旧改二期项目,短短半个月就为河道施工扩增了7000平方米面积,施工作业面由6米拓宽到12米,再次为河道治理提供加速度。 “拆迁力度之大,让我们看到了仓山区治理内河的决心。”马志宁说,在施工中一遇到问题,各级部门和属地乡镇都提供“保姆式”服务,积极协调解决。单是排口调查,各方就聚集了400多人,共同为后续治理提供了依据。 “各方协助给力,点燃我方士气。”马志宁告诉记者,他们在高峰期投入320台设备,派出了1600名施工人员。这其中还包括今年6月份特地从北京赶来增援的300名“精兵”,还没来得及在福州逛一圈,他们就投入了“5 2”、白加黑的时间赛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