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农民”张文春: 匠心培育小金鱼 初心传播大文化

来源:福州新闻网 | 作者:谢星星 | 时间:2018-10-11

用初心守护金鱼

——传统品种得以保留

在青山连绵、绿树环绕的闽侯南通古城村,十八重溪为村子带来绝佳的生态环境。随着蜿蜒村道的深入,村里分布着大大小小18家金鱼养殖场,张文春的春园鲤生态养殖场面积约70亩,是其中最大的一家。

在张文春看来,福州具有养殖金鱼的独特地理气候条件,创新培育高端精品金鱼是他作为金鱼匠人的使命,但守护传统金鱼品种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与食用鱼不同,金鱼品种千变万化,遗传特性极为不稳定,如果一味跟着市场走,会导致很多品种逐渐消失。”张文春告诉记者,如今很多鱼场只有几类受欢迎的品种,经济价值低的福州传统金鱼养得越来越少。

鹤顶红、望天球、各色蝶尾、红顶虎头、各色狮头……在春园鲤生态养殖场,几十种传统金鱼在鱼池里欢快游弋,令人目不暇接。“要坚持保育,就需要投入大量鱼池。虽然成本高,但必须给福州金鱼传统品种保留血脉,绝不能让它们消失。”张文春说,目前他的鱼场共有60多种金鱼,是福州品种最多的鱼场。

用真心推广金鱼

——建立良性行业环境

作为中国渔协金鱼分会副会长、福州金鱼行业协会副会长、闽侯县金鱼协会会长,张文春在自己不断发展的同时,更致力于构建良性的行业环境。如今,闽侯金鱼行业形成互相交流、团结养鱼、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

“我常常组织大家互相走访鱼场,交流各自养鱼的经验和做法。”张文春告诉记者,他还邀请高校的专家来闽侯,为传统养殖户传授新理念、新技术,提升全县养殖水平。在他的带领下,这些年来,闽侯金鱼养殖的科技含量与日俱增,金鱼养殖方式从家化的盆养发展到了水泥池饲养,从农家式、小规模养殖扩大到了大规模、集约化养殖,从单纯养殖向集苗种繁育、养殖、饲料加工、销售、科研开发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转变。

不仅如此,张文春还倡导客人共享理念。“在闽侯,客人在一家鱼场没买到鱼,养殖者都会主动带他去其他鱼场。”张文春告诉记者,闽侯的金鱼养殖场更不打价格战,大家共同遵守规则。

最近,张文春又有了新的想法。“我已经向有关部门递交了申请,希望在春园鲤现有的基础上,将其建成一个集金鱼繁育、研发、物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金鱼产业基地。”张文春说,届时将设置金鱼展示厅、文化馆,让更多人了解金鱼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