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芳萍骑着电动车在路面巡查清洁。
环卫工人:年年路上过除夕
福州日报记者 莫思予/文 郑帅/摄
大年三十清晨7点,林芳萍已经骑着电动车来到台江区达道路,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从2001年开始,林芳萍的每个除夕都是在是在路上过的。
林芳萍今年51岁,是福州金顺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台江分公司的一名环卫工。作为洋中街道的保洁管理员,她一上班就先把片区大街小巷巡查一遍,随后叮嘱不同路段的环卫工注意清运大件垃圾、清理墙上的小广告。
上午10点,林芳萍来到八一七路上。看到路边的甘蔗残渣,她二话不说停好车,麻利地将垃圾扫进畚斗,再倒入车后的桶里。此时,她的车载垃圾桶里装满了广告牌、废弃椅子、竹席等。“春节期间垃圾量剧增,特别是大件垃圾,一个早上就已经运了两三车。”此时,林芳萍只穿了2件衣服,却已经满头大汗。
“这个活虽说又脏又累,但清理过后,我心里是满满的成就感。”林芳萍说,特别是春节,她的使命感更强了。“木料等易燃垃圾多了,如果没有及时清理,一根烟头说不定就点着火了。”因此,她还要争取多跑几趟,让除夕的街道多一份整洁,多一份安全。
下午4点,林芳萍在公司安排下提前回家。此时,出租屋里,她的丈夫和儿子已经准备好了团圆饭。林芳萍很感动:“丈夫理解,孩子大了,我工作起来也更安心。”
晚上7点,随着天色渐渐暗下来,万家灯火亮起来。林芳萍再次推开家门来到路上,与全市6000多名环卫工共同清扫除夕夜的第一波垃圾。林芳萍告诉记者,“12点会迎来放鞭炮高峰,今天的工作凌晨2点才能结束。”
消防官兵:严阵以待保平安
福州日报记者 任思言
除夕夜,多数人正享受阖家团圆的温馨。在福州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二中队,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选择坚守岗位,守护全城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春节,我们中队41名消防官兵全部在岗备勤,时刻准备进入战斗状态。”二中队指导员陈泽伟介绍,也许对普通人而言不能回家过节是一种遗憾,但消防官兵以队为家已经习以为常。“都说‘百姓过节,消防过关’,每当过年过节,都是我们最繁忙的时候,除了备岗备勤之外,为给春节期间做足准备,我们节前还进行了体能、业务、装备、技战术训练。”
消防特种车驾驶员兼操作手涂颜淼已经27年春节没有回老家过年了,之前每年都是妻子带着女儿到队里陪他吃年夜饭,今年已经读高中的女儿主动请缨,替他回三明尤溪老家陪爷爷奶奶过年。“孩子也算是替父尽孝了,我感觉很欣慰。”虽然思念家乡,但肩负的使命和职责让他只能将这份情感深埋心底。
17时,随着精心准备的年夜饭上桌,消防官兵们围坐桌前准备开饭,消防警营的年夜饭一直都是提前吃,因为这里的战士知道,当夜幕降临,五彩斑斓的礼花就会照亮天空,灭火的冲锋号角可能随时吹响。
“今天晚上,我们3辆车分时段在路面进行巡逻,如有火情第一时间处理,其他车辆进入战备状态,准备随时投入到灭火救援中。”陈泽伟说。
定西籍务工人员:这个春节不孤单
福州日报记者 张铁国
昨天是大年三十,当人们沉浸在节日团聚的喜庆中时,张建强仍然坚守在岗位上。
24岁的张建强老家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去年8月初来榕务工,现在是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员工。记者昨天上午见到他时,他正在白马南路加油站为车辆加油。“这是连续第4个年头没有回家过年了。”张建强告诉记者。
原来,张建强的母亲出走多年,他与弟弟从小靠肢体残疾的父亲拉扯大,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户。
去年7月,福州市人社局组织重点榕企在定西招聘,他被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相中”。
在加油站,虽然小张的主要工作是记账,但他加油、计量等事事都抢着干。因工作表现突出,今年1月12日,他被市人社局和市总工会表彰为“百名定西籍优秀员工”。他觉得,这份荣誉比物质上的奖励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张建强告诉记者,公司共有3名定西籍员工春节无休坚守岗位。年前,市人社局领导专程前来慰问,并送上慰问金;昨晚,公司负责人专程到食堂陪3人一起吃年夜饭,让他们的除夕过得并不孤单。

阎鸿程仔细巡查每一个设备。
南门变电运维班:24小时守护万家灯火
福州日报记者 吴隽/文 廖云岚/摄 通讯员 王山林 陈嘉佳
昨日上午8时许,很多市民已经开始享受春节假期。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如同往常一般,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他们就是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南门变电运维班的8名当值人员。
南门变电运维班负责多座变电站,一个小开关出毛病,都可能影响中心城区的正常供电。
“我们既要对这些变电站设备例行检查,也要24小时站好岗,在发生突发情况时当好‘开关’,为线路抢修人员协调好线路的断送电。”运维班班长阎鸿程告诉记者,按照安排,除夕值班的人员要负责守护5个重要变电站。
查看参数,测量温度。一间10千伏开关室内,就有40个线路开关柜,这些工序重复40遍,至少得花上一个多小时。更别提管辖范围内有不少都是220千伏的变电站,工作量巨大。
“干我们这行的,一定要心细,一点小隐患都可能带来千家万户的大麻烦。”检查过程中,阎鸿程不仅“眼观六路”,还练就了一手“耳听八方”的本事。这不,上周,他就在一次对南门变电站的例行检查中,发现一处空压机运转的频率过快,随时可能超负荷烧毁,影响鼓楼区、台江区部分地区的正常供电。他静下心挨个“听”每台机器运转的声音。半小时内,他就找到并堵上漏气的进气阀,确保了节前供电平稳。
阎鸿程在运维岗位上干了15年,为了大家的团圆年,他曾连续4年没有回家过除夕。“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有随时坚守一线,守好万家灯火的决心。”阎鸿程说。

林宜樟检查病人情况。
急诊科医生:大年夜里更忙碌
福州日报记者 林晗/文 廖云岚/摄
“吱”地一声,一辆救护车在市一医院急诊室门口停下,30岁的急诊科护师林宜樟一跃来到车边,和同事将车上的患者抬下来,登记信息、清理伤口、测量体温……昨日,这样紧张的一幕,出现在市一医院急诊科门口。不过,在林宜樟的职业生涯里,类似这样争分夺秒的场景,不知上演多少次,即便是过年也不例外。
这是林宜樟参加工作的第8个年头,也是他第7个未与家人共度除夕的年头,用他的话来说,从事医护工作,就意味着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圆的机会。
急诊室永远是医院最忙碌的地方,即便是大年夜。一方面门诊停诊,患者都往急诊跑,另一方面,燃放烟花爆竹受伤的患者增多,“扎堆”到急诊室抢救,所以急诊医生的工作节奏更快了。“患者少则十几人,多则能达100多人,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对于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来说,万家团圆的年夜饭,他们只能三下五除二地解决。“一般等急诊科没什么患者了,大家就纷纷把带来的饭菜热了热,开始吃自己的年夜饭。”林宜樟说,虽然每个人都很疲惫,但大家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急诊室里充满着过年的热闹气氛。
如此忙碌的工作,自然少不了家人的支持。“我的妻子也是一名医护人员,她很支持我。”林宜樟说,上完初二的班,他有几天的休息时间,他准备回到泉州老家,和全家人一起吃上一顿真正的团圆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