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哭墙》 让国人在国际摄影舞台 更有话语权 虽然把摄影玩到国际舞台是近些年的事,但陈欣欣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接触摄影。那会儿还在上大学的他,有了人生第一台海鸥相机,还捣鼓起彩色暗房。 2000年,他离开报社下海经营房地产营销公司,将近11年的时间未触碰相机,但摄影始终是萦绕心头的一个温暖旧梦。2011年,他托管了公司,重拾相机。 经过几年的旅拍累积,2015年起,他开始参加美国摄影学会(PSA)认证的全球摄影大赛。在参赛过程中,他发现PSA体系中,奖牌不是最有分量的,最有分量的是星标名衔。PSA共设置4个荣誉名衔,其中MPSA(硕学会士)和GMPSA(博学会士)是高阶名衔。中国内地只有两人获得MPSA,陈欣欣就是其一。下月初,他将受邀参加2017年PSA年会,现场领取MPSA名衔证书。 今年,他把更多的时间转移到国内。“我正忙着做一个公益性的传播使者,把自己的经历,把名衔的玩法,分享给国内的摄影玩家们。”陈欣欣说,他想带领更多的人参加国际赛事,让中国人在国际摄影舞台上更有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