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后银行存款利率差别不小 存款别忘货比三家

来源:福州新闻网 | 作者:欧阳进权 | 时间:2015-09-05

福州新闻网9月5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欧阳进权)央行年内第四次降息后,银行新发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也跟着下调,但部分大额存单利率上浮首次超过40%,部分冲减了降息的影响。除了大额存单,不同银行的普通存款利率差别也不小,居民存款要“货比三家”。

大额存单利率上浮首次超过40%

记者在榕城银行网点看到,部分银行开始发行新一批大额存单。中行已发行第四期个人大额存单,期限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和3年期,对应年化利率分别为1.88%、1.89%、2.17%、2.44%、2.45%、3.28%、3.29%和4.2%,利率上浮幅度与前几期一样,均较基准利率上浮40%。

也有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上浮幅度率先突破了40%。兴业银行正发行新一期个人大额存单,期限有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和2年,利率分别为1.92%、1.92%、2.2%、2.35%、2.48%、3.33%。其中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期均较存款基准利率上浮42%、41.9%、41.7%和41%。记者了解到,这是大额存单利率上浮首次超过40%。

当然,受降息影响,大额存单利率也跟着下降。以1年期大额存单为例,利率同样上浮40%,降息前年为2.8%,现在为2.45%,按最低投资门槛办理30万元存款,到期利息相差1050元。而部分大额存单利率上浮超过40%后,降息影响变小,按一年期大额存单降息后的2.48%(即上浮41.7%)计算,30万元投资的利息下降960元。

提前支取更灵活计息分三种

与此同时,大额存单提前支取越来越灵活。除了过去按活期计息,新的大额存单亮相后,市场上新增了两种计息方式。

不少银行大额存单提前支取不再按活期存款计息,而是按相应档次期限利率计息,只是各家规则略有不同。

比如兴业银行客户提前支取部分按认购日当天央行存款基准利率向下靠档利率计息,假设客户购买大额存单持有期限为5个月,则提前支取部分按3个月的存款基准利率1.35%靠档利率计息。中行大额存单也更人性化,个人提前支取时按照实际存期满足的最长期限产品利率计息。

普通存款上浮超大额存单

另据了解,目前央行已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活期存款以及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利率最高仍为基准利率的1.5倍。长期存款利率不再受1.5倍的上限束缚,整体而言,大银行上浮幅度不及中小银行,长期存款上浮力度也小一些,比如泉州银行一年期以内定期存款上浮44%,2年和3年的只上浮30%。

福州银行界人士表示,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形成,银行利率上浮力度更大了。

据介绍,上周降息后,榕城市场出现了“接近一浮到顶”的情况,上浮幅度超过了大额存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