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龙城市广场,出租车挑客现象仍较为普遍。
福州新闻网讯 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出租车运营服务规范》正式实施。新规对出租车司机给出了不少行为规范,比如,在乘客上车前,不得有询问乘客目的地等挑客行为,不得中途甩客;要佩戴服务标志,运营前和运营过程中忌食有异味的食物;不在车内吸烟,不向车外抛物、吐痰;会说包括“很高兴为您服务”“请系好安全带”“请记住我的车牌号”“您需要打开空调吗”等26种中文和英文规范用语,等等。记者从福州交通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还未接到相关细则的通知。而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市民对新规并不“感冒”。
说英语对榕的哥有难度
对于此次出租车新规,记者咨询了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出租行业党总支书记肖国齐。他表示,目前在福州的出租车运营规定中,除26种中英文规范用语外,其他如乘客上车前司机禁问目的地等早有规范。按照现行的《福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办法》,乘客上车前司机询问目的地的行为就是拒载,将被处以1000元罚款,扣除服务质量分12分,还将直接列入不适岗名单,各企业在3个月内不得录用。
“目前出租车司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新规要求会说英语对福州的哥来说难度较大。”肖国齐告诉记者。而对于不在车内吸烟、忌食有异味食物、后备厢空间等规范,在现行的出租车服务规范里也有相关规定。“近期我们就将对部分在车上吸烟的司机进行教育。”市道管处110联动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挑客”现象十分普遍
新规中司机禁问目的地的规定,引起市民关注。1日记者也进行了一番体验,发现在高峰期和人流较集中的路段,出租车司机挑客现象十分普遍。
1日16时25分,记者在宝龙城市广场看到,几乎每辆出租车停车后,不等乘客开门,司机就急忙问“去哪里”,没碰到“中意”的乘客,大多司机仅摇摇头说“不去”,随后继续挑客。有些司机为阻止乘客直接上车,竟在停车后将车门锁住,挑到满意的乘客才解锁让人上车。
1日17时许,记者在黎明公交站尝试打车去东街口,半个小时内,6辆出租车停靠,但司机都以“交接班来不及”为由拒绝了。
记者就新规采访了部分出租车司机,大多司机表示不知道相关规定,他们认为“会按照规范开车的司机不需要新规,想拒载的司机还是会拒载”。
市民盼新规不是一纸空文
“别说司机会问我们去哪里,频繁的拒载都让我们习惯了先问司机去不去。”昨日,在宝龙城市广场,经常乘坐出租车的陈小姐告诉记者,偶尔遇到停车却不询问目的地的司机时,“还不敢上车,怕上车了说不去,还要被赶下来”。
采访中,许多市民与陈小姐有同样的看法,虽然频繁遭遇拒载,但取证难让不少人选择“委曲求全”。“投诉取证很麻烦,还不一定会被执法部门承认。”陈小姐认为,如果新规能严格执行起来,对市民还是很大的好处,不然再多规定都是一纸空文。
福州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提醒,乘客上车前遇到司机询问目的地、挑客等不规范行为时,可打开录音、录像等设备取证,然后拨打电话83313000和83361836投诉。
(福州日报记者 谢星星/文 叶义斌/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