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仓山一对七旬夫妻靠卖草鹿维持生计。为了不让老人在寒风中挨冻,素不相识的记者、网友和商家展开一场爱心大接力——
3000多次微博转发,3000多颗爱心
东南网12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77岁的陈天赐和69岁的陈祖英,是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首山村的一对普通夫妻。虽然生活过得艰辛,但他们依靠灵巧的双手,将树藤、铁丝等材料“变”成一只只惟妙惟肖的草鹿,以此维持生计。
瑟瑟寒风中,衣着单薄的陈天赐在福建师大附近的学生街叫卖草鹿,他孱弱的身影牵动着许多热心人的心。
在媒体的帮助下,一场爱心大接力在榕城悄然展开:5天内,3000多次微博转发;1天内,网友团购200多只草鹿。“走起,买一只草鹿去”,成为许多网友的爱心呼声。
一
12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陈天赐的家。这是一间10多平方米的平房,除了一台电视机外,屋里没有其他像样的家电家具。
和往常一样,陈天赐出门去摘树藤了,屋里只有陈祖英一人。“老头子早上8点多就出门了,回来最早也要晚上五六点,有时还要到晚上八九点。”陈祖英说。
陈祖英正在制作草鹿。只见她手拿一把钳子,将两根长铁丝缠绕在一起,作为草鹿的4条腿,再用一根短铁丝做成草鹿的头,一只草鹿的骨架就成型了。之后,她用树藤做成草鹿的“血肉”,在骨架里放上一把青苔,用六七片树叶点缀鹿背,再安上树藤做的4条腿,用铁丝固定好。最后装上一对用泥土制作而成的眼睛,一只活灵活现的草鹿便诞生了。
呈现在记者面前的一只只草鹿,形态各异,或四蹄奔腾,或憨态可掬,或可爱卖萌。陈祖英说,她这门手艺是在上世纪80年代学的,当时,她在村里可是有名的巧媳妇。她向过路的摊贩买了一只草鹿,自己揣摩一番,便明白了制作窍门,还教会了全家人。那时,全家人一天可做三四百只草鹿,基本上解决了6口人的温饱。后来,孩子们成家立业,各谋生路,这门手艺就搁下了。
2011年,两位老人又重操旧业。陈祖英说,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胃病,每个月光医药费就需1000多元。子女们的生活过得并不宽裕,他们不想增加孩子的负担,想靠卖草鹿赚点钱。
记者看见陈祖英的手掌上布满了老茧,手背上还有许多道被铁丝划伤的口子,手指也缠满了胶布。“人老了,手脚不灵活了。我以前一天可做四五十只草鹿,现在只能做20只。”她说,“最辛苦的是老头子,70多岁了,还要爬到10多米高的大树上摘树藤。我每天在家都提心吊胆的。”
下午4点30分,陈祖英不停地往大门外瞧。她告诉记者,现在树藤越来越难采到,最远要跑到闽侯南通镇去。有时,陈天赐骑着三轮车转了一整天,也没有多少收获。“早上我还跟老头子说,要早去早回。现在天黑得快,天气又冷。”陈祖英显得有点着急。
二
陈天赐经常在福建师大附近的学生街卖草鹿,许多学生便叫他“鹿爷爷”。不少网友争相发微博,将“鹿爷爷”卖草鹿的故事“晒”到了网上。
福州某媒体的王记者看到微博后,很受感动。她先后三次采访了陈天赐。12月4日,陈天赐再次出门采摘树藤。“当看到老人缓慢地爬上10多米高的大树时,我很揪心。还有,老人的午餐就是两块馒头配白开水,让我觉得很心酸。”次日,“鹿爷爷”卖草鹿的故事见报了。随后,媒体发起了“走起,买一只草鹿去”的团购活动。“@福建身边事”、“@福州微城事”等微博纷纷转发,引来了众多市民的关注。
网友“@无所不失”说:每次去学生街,总能在那个路口的站牌旁看到“鹿爷爷”,有点心酸,因为晚上那里挺冷的。“鹿爷爷”的手艺很不错,很漂亮的草鹿,有兴趣的可以考虑买一只。
网友“@诺洁_Jane”说:大家如有路过学生街,就去买一只草鹿吧,才8元钱。这样,可以让“鹿爷爷”早点回家休息。
网友“@DYxohel”说:很有爱的一件事,组团走起,亲们!
一场爱心大接力就此拉开帷幕。短短一天,该媒体热线接到了200多位市民的电话,要求订购草鹿。仅两天内,订购数量就超过了300多只。网友“ashen”一下子订购了10只草鹿,他说,都是朋友委托购买的,这也算是传递绵薄之爱。由于陈天赐夫妻俩每天只能做20只草鹿,为了不让爱心变成负担,第一批团购暂时结束。
从12月5日至10日,短短5日内,“鹿爷爷”卖草鹿的故事在微博上经网友转发,数量超过了3000多条,大家纷纷向这位坚强的老人致敬。“挺温暖的,在寒冷的冬日,爱心为老人驱走了严寒。”王记者说。
爱心接力还在继续。据了解,在王记者和热心人士的帮助下,福州已有两位爱心商家愿意免费帮助老人卖草鹿,还有一名大学生想为老人开一家淘宝店,替老人接订单。爱心商家——某花店店主楚玉春说,她很同情老人的处境,愿意到老人家里取货售卖,让爱心的温暖伴随老人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