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宝宝裹生鸡蛋,10多分钟后温度升到40℃ 鸡蛋打开后仍呈液态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11月23日讯(记者 朱嘉怡 陈超 关铭荣)连续几场冬雨,福州气温下降不少。对于偏爱“美丽冻人”的美眉来说,在腰、腿处贴上“暖宝宝”成了扮靓御寒的法宝。不过,近日网络上疯传“暖宝宝贴包鸡蛋,4小时就能把鸡蛋煮熟”,“长时间直接贴在皮肤上,会导致烫伤”。 一片“暖宝宝”贴真能散发这么大的热量?昨天,记者准备了三种不同价格的“暖宝宝”及生鸡蛋和专业测温计,做了两组实验。 裹了4小时鸡蛋还是生的 实验时间:10:00—14:00 实验道具:3个生鸡蛋、1台数显测温仪 3种不同品牌的“暖宝宝”,说明书上的标注如下: 第一片:13.3cm×10cm,持续发热时间18小时,最高温度65℃,平均温度50℃ 第二片:9.7cm×7.0cm,持续发热时间10小时,最高温度60℃,平均温度50℃ 第三片:22.5cm×16.5cm,持续发热时间12小时,最高温度、平均温度未标明 实验过程: 依照网络传言,记者将3片“暖宝宝”分别包裹住3个生鸡蛋,并用胶带固定。 10多分钟左右,“暖宝宝”都已充分发热,记者用温度计测得3袋裹着生鸡蛋的“暖宝宝”的温度都在40℃左右。 4小时过后,再次查看这3个实验鸡蛋时,“暖宝宝”开始降温。一测,温度只有31℃左右,而3个鸡蛋只是微热。 打开3个鸡蛋,记者发现蛋清和蛋黄还是液态,肉眼看不出与没加热过的生鸡蛋有何不同。 实验结论: “网传‘暖宝宝’能煮熟鸡蛋,太夸张了吧。”福建师大化学相关专业的老师表示,“暖宝宝”贴原料层主要是由铁、石、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混合物,它的发热供暖原理主要是利用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里面的化学物质会形成微小的原电池加速反应。仅靠裹上一片“暖宝宝”煮熟鸡蛋,不太现实,还需要很多例如持续加温、过程中保温等外界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