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进补正当时 防燥防郁忌寒凉
| 2025-10-23 09:43:21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巧玲 我来说两句 |
节气与健康 一叶知霜降,一雨感深秋。23日迎来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此时,人们会通过饮食进补等方式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冬。 那么,霜降节气人们该如何健康养生?福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黄倩为大家支招。 霜降养生做好“三防” 霜降是秋冬气候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黄倩介绍,霜降养生有“三防”:防秋燥、防秋冻、防秋郁。 霜降虽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但此时秋燥并未完全消退,养生仍需润肺养阴。建议早餐常食温粥,可健脾胃、补中气。加入药食两用食材熬成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能起到滋阴润燥、益胃生津的作用。也可多食应季蔬果,如梨、苹果、柑橘、石榴、葡萄、大枣、白萝卜、白菜等,以补充水分。 霜降时节,不仅有秋燥,还添了寒凉。此时饮食要避免寒凉食物,尤其是凉拌菜。脾胃阳虚人群更要注意。黄倩特别提醒,虽说“春捂秋冻”,但要因人而异。此时穿衣不宜露膝,要注意护足。抵抗力差的老年人,要关注天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引发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晚睡会耗伤阴血、阳气,易上火。 晚秋易让人意志消沉、抑郁,因此要注意防秋郁。可适当进行登山、赏花、歌舞等活动,以愉悦心情。 补冬不如补霜降 古语有“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补冬不如补霜降”之说,霜降是全年进补关键时机。此时调理身体能为冬季健康打下坚实基础,效果优于其他季节进补。 如何补?黄倩介绍,以健脾养胃、滋阴润燥为主。中医认为,山药、芡实、栗子等是这个时节健脾进补的佳品。同时,可适当多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兔肉、牛羊肉和豆类等。霜降时节正值柿子成熟,适当吃些柿子能增强免疫力、补筋骨。 药膳推荐:红菇煲山药,有补气健脾、滋阴益肾、养颜美容功效。烹制流程:准备鲜山药100g、红菇10g、猪五花肉末30g,姜、蒜、米酒、食盐适量。将山药去皮切片,红菇洗净浸泡;在热油锅中煸炒姜、蒜,加入肉末、山药片、米酒,炒后加红菇连同浸泡液煮熟,调味即可。 预防呼吸道疾病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 黄倩提醒市民,除内养外,还需外防。要及时接种流感等疫苗,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科学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减少病毒传播风险。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来不及可用肘部衣袖遮掩,不要随地吐痰。此外,生活中要做好居室通风。(记者 陈丹 通讯员 陈文艺)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